非洲豬瘟案場廚餘稽查挨批未落實 中市府:稽查積極度可受公評

環境部管理署副署長林左祥(中)表示,上傳廚餘蒸煮照片只是管理的輔助工具,真正重要的還是環保單位落實稽查。記者陳敬豐/攝影

臺中市爆發全國首例非洲豬瘟,案場採廚餘餵豬,議員發現該案場沒有依規定上傳蒸煮照片影片,批市府未落實稽查。臺中市環保局表示,從2024年到現在,不到2年內已針對30多個廚餘養豬場處分15場次,稽查積極度可受公評。

非洲豬瘟前近應變所今天開記者會。媒體詢問,該案場8、9月未依規定上傳照片影片,中央也要求要落實稽查,中市府如何改善?環保局長陳宏益迴應,臺中市府到今年9月底,已針對廚餘養豬場稽查107場次,從2024年到今天,也針對30多個廚餘養豬場處分15場次。

陳宏益說,臺中市處分的次數有比其他縣市少嗎?這點可受公評。而且過去3年,市府針對案場稽查了24次,市府對廚餘蒸煮的稽查絕不放鬆,蘿蔔棍子一起用。

環境部管理署副署長林左祥補充,廚餘養豬場上傳廚餘蒸煮照片影片,只是管理上的輔助工具,真正重要的還是環保單位落實稽查,讓養豬場不敢心存僥倖;疫情期間環境部已要求各縣市環保局,用視訊的方式稽查養豬場,7天內稽查完全國435個廚餘養豬場,若發現偷偷使用廚餘、動物性殘渣或下腳料,一定由環保單位聯合農業單位嚴查重罰。

媒體也問,臺中市、中央與世界組織對廚餘蒸煮的標準似乎不同?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中央災難應變中心的消毒方式指引提到,非洲豬瘟加熱到攝氏56度須要70分鐘,60度則是20分鐘,加熱到70度就會立即不活化,中市府都是依照中央指引。

至於國際組織的部分,曾梓展指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所說的攝氏90度60分鐘且不停攪拌,是因爲廚餘中有不同物質、不同蛋白質,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公佈的攝氏70度30分鐘,則是針對一般飼料或其他原物料;以中央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針對非洲豬瘟的標準,就是56度70分鐘、60度20分鐘、70度立即不活化。

臺中梧棲疑似爆發非洲豬瘟的養豬場內設有廚餘蒸煮設備。記者黃仲裕/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