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2千公里的臺日友好!青斑蝶跨海奇蹟 澎湖成關鍵中繼站
剛標放的青斑蝶,初時顯得有點精疲力竭,不會飛遠,還可讓人從容合照。(臺灣青斑蝶移動研究協會提供/許逸民澎湖傳真)
隨氣候轉涼,全球唯二的越冬型蝴蝶~紫斑蝶正大量南遷至茂林山谷避冬,形成自然界奇蹟「紫蝶幽谷」,形成世界級的蝶羣景觀。而在澎湖,則有世界上已知唯一能飛越海洋旅行的蝴蝶~青斑蝶,飛越2千多公里,正從日本擴散而來,成爲另類的「臺日友好」。
主要以標示再捕法研究青斑蝶移動之現象的臺灣青斑蝶移動研究協會,這些年來除了標放研究青斑蝶來了解其路徑外,也與交通部觀光署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合作,推廣在亞洲東岸島弧的青斑蝶生態,並結合澎湖聚落文化、玄武岩地景,推出冬季生態旅遊行程。
已退休的臺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前系主任陳建志教授(右)8日在西嶼西堡壘進行青斑蝶標放紀錄。(臺灣青斑蝶移動研究協會提供/許逸民澎湖傳真)
7至9日辦理兩天一夜的「2024澎湖西嶼西堡壘青斑蝶標放生態旅遊」活動。(臺灣青斑蝶移動研究協會提供/許逸民澎湖傳真)
今年除於11月,其中7日晚上於長春飯店辦理青斑蝶專業知識講座,免費開放聆聽。
2013年10月25日,澎湖婚紗攝影業者陳旅,在網路上公佈一張西嶼西堡壘營區拍到標記有日本字的青斑蝶照片,經臺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主任陳建志教授獲悉後,立即與日本聯繫,確定再捕獲紀錄,原來是一隻從日本富山縣標放的青斑蝶,歷經46天從日本飛行了2277公里來到臺灣。似乎顯示這些被東北季風送往西南的青斑蝶,有相當的數量彙集到澎湖,從此開啓臺灣青斑蝶標放研究的新篇章。
而澎管處從2019年開始,也積極推動澎湖青斑蝶調查計劃,以維護亞洲東岸島弧此一世界級的生態現象;今年度除持續進行生態研究與棲地調查工作外,並藉由辦理青斑蝶標放系列推廣活動,讓遊客瞭解青斑蝶的生態與落實環教往下紮根的工作,同時更結合澎湖特色在地文化與地景,提供另一種蒞澎旅遊的新選擇,來趟澎湖冬季生態饗宴。
11年來帶領學生實際參與青斑蝶之標放和教育瞭解亞洲東岸島弧青斑蝶移動特殊生態現象的澎湖縣隘門國小教師許自由說,日本、臺灣的青斑蝶是同一個亞種,擴散路線主要就是日本往西南移動,但因青斑蝶壽命大約3-6個月,所以標記不用寫年分,秋冬之際因日本溫度低了,就會乘着風朝西南擴散出去後,看風帶往哪裡,幾乎等於有去無回;然而春天時,臺灣、沖繩也會有新生代往日本移動,但再到臺澎來,有可能歷經已不只一個世代。而青斑蝶在日本本土上,天氣熱後不僅往北走,還會往高山上走。
許自由說,只要風向、風力對了,澎湖青斑蝶的量就會多,澎湖這邊從2013年起標放已累計近4千隻。本月7至9日就飛來了一波,光8日當天就標放超過50只,今年到現在也累計超過200只紀錄了。
而若從2000年開始,以全臺數據來看,臺灣標放,日本再捕獲6只;日本標放,臺灣再捕獲118只,總共124只紀錄,其中澎湖佔再捕獲81只,只是澎湖這12年來標放逾3000只,除了1只曾在高雄大岡山被發現外,餘都沒有再捕獲消息,所以澎湖標放的青斑蝶實際上飛去哪裡,也還沒有答案,這可能跟從事標放青斑蝶的人不多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