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紫斑蝶 飛73天現蹤臺中
今年2月7日於高雄市茂林區標放的1只紫斑蝶,歷經73天、飛越146公里,於4月21日在臺中市大肚山臺積電F15B廠區的蜜源植物上被蝶友餘承叡發現,成功實證紫斑蝶春季北遷路徑。(餘承叡提供/林雅惠高雄傳真)
臺灣紫斑蝶遷徙研究邁入新里程!1只今年2月7日於高雄市茂林區標放的紫斑蝶,歷經73天、飛越146公里,4月21日在臺中市大肚山臺積電F15B廠區的蜜源植物上被蝶友餘承叡發現,讓紫斑蝶春季北遷路徑提供更清楚的輪廓,也是近20年來首次取得的確切紀錄,爲茂林紫斑蝶遷徙行爲提供關鍵科學佐證。
臺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陳瑞祥指出,這隻翅膀上標記「ML207」的紫斑蝶,ML代表茂林,207則爲標放日期2月7日,再發現同一個體機率僅萬分之一,堪稱自然界中的奇蹟,具高度科學研究價值,也填補了紫斑蝶北返路徑長期以來僅靠推測的空白。
陳瑞祥說,紫斑蝶是臺灣極具代表性的遷徙性蝴蝶,每年冬季大量聚集於南部山區過冬,春季則逐步北上繁衍後代,茂林地區因特殊地勢與氣候條件,成爲其重要冬季棲息地,今年冬天共約40萬隻紫斑蝶聚集茂林蝶谷。
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表示,今年共標放約1萬隻紫斑蝶,這隻在臺中發現的標放個體,是唯一1只再被發現的,更是長期投入標放與觀測工作的重大成果,未來將持續擴大監測範圍,並與民間合作推動棲地保育與蝶道追蹤研究。
陳瑞祥補充指出,協會自2004年起持續記錄紫斑蝶遷徙動態,20年來至今共記錄到15筆從茂林北移的個體,其中最遠曾至苗栗縣竹南鎮,大肚山則是首次有實證紀錄,進一步佐證紫斑蝶的北遷路徑,對科學研究具重要意義。
蝶友餘承叡呼籲民衆踊躍參與生態記錄,若發現有標記的蝴蝶個體,歡迎通報茂管處或相關單位,爲臺灣生態保育留下寶貴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