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汽車”訂單爆發,阿聯酋企業豪擲10億美元採購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林典馳 報道
7月16日,阿聯酋企業Autocraft與時的科技簽署採購協議,訂單金額10億美元。Autocraft採購350架E20eVTOL。
這是截至目前中國最大的單筆eVTOL意向採購訂單。據媒體報道,計劃第一批訂單將在取得中國民用航空局的適航證之後交付。
據瞭解,Autocraft是阿聯酋企業,一直在前沿科技進行投資佈局,將與時的科技共同推進E20 eVTOL在中東及北非多個區域的試點部署與商業化落地。
時的科技是一家專注於eVTOL研發的企業,公司自主研發了E2O eVTOL,該eVTOL採用傾轉旋翼與純電驅動,可搭載5人實現200公里航程。
目前,該機型適航取證申請已被華東民航局受理,進入符合性驗證階段,預計2027年完成取證並量產投放市場。
而就在簽約當天,時的科技團隊與阿聯酋民航總局代表,圍繞E20 eVTOL的適航審定路徑、運行管理規則及監管對接機制進行技術交流,爲該機型在阿聯酋市場的商業化應用奠定基礎。
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2024年年終特刊曾明確指出,2025年將是中國低空經濟的商業化元年,多家主機廠有望收到確定訂單。
事實上,也正如我們的預判,今年以來,各家主機廠相繼宣佈官宣收穫訂單。今年4月,時的科技就與中銀金租簽署協議,包含100架E20 eVTOL的採購訂單。除此之外,沃蘭特、峰飛航空、零重力飛機工業均相繼對外宣佈獲得採購訂單,這類訂單動輒價值上億元或是採購訂單上百架。
不同型號的eVTOL定價不一,億航智能的EH216-S在中國市場的官方指導價爲239萬元/架,小鵬匯天的“陸地航母”包含汽車和飛行體部分整體售價不超過200萬元。此次Autocraft採購E20,按訂單數和總價估算,單架E20售價或超過20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採購eVTOL訂單的客戶主要集中在金融租賃機構又或是地方政府主導下的國資採購,由中東企業直接採購的模式還較爲罕見,這當中不僅是中國企業與外資之間的商業往來,還涉及中東國家與中國適航互認等複雜問題。
目前較爲成熟的金融租賃採購模式,其實是借鑑了民航採購大飛機的經驗。單架eVTOL售價可達上千萬元,直接採購對於運營商來說是不小的成本支出,通過融資租賃模式,以“分期付款”形式引入飛機,能夠有效緩解一次性購置壓力。另一方面,這種模式爲飛機制造商提供了穩定的市場需求,還通過預付資金支持其研發和生產。
沃飛長空在拿下工銀金租的120架採購訂單之時,沃飛長空CEO兼首席科學家郭亮便談到,金融租賃公司在推動航空產業發展過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低空經濟的發展也需要金融租賃公司的支持和助力。
另外,多數金融租賃公司不僅提供資金,還參與到企業出海、市場產業鏈共建、行業人才培訓等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