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書AI硬剛,可否“真落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北京報道
“飛書多維表格的月活用戶即將突破1000萬大關。”
7月9日,在飛書未來無限大會上,飛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意味着多維表格在文檔、視頻會議等常見的工具後,成爲下一個月活達到千萬級別的企業軟件品類。
飛書的野心不止於此,它正在用AI重構企業協作的底層邏輯。
知識問答、AI會議、Aily、飛書妙搭——飛書此次發佈AI“全家桶”,瞄準企業最真實的痛點:如何讓AI真正用起來?
“不是演示,不是概念,而是真落地。”飛書的態度很明確。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銷量前30的品牌中,60%在用飛書;在茶飲賽道,6家上市企業,5家選擇飛書;國貨美妝10家上市企業,7家是飛書客戶。
雖然商業化成績亮眼,但盈利仍是挑戰。
釘釘計劃2025年盈虧平衡,企業微信宣稱要率先盈利,飛書也不遺餘力。
三足鼎立,誰能靠AI突圍?
答案或許藏在“真落地”三個字裡。飛書多維表格的千萬月活,只是一個開始。
從工具到生態
成立剛滿9年時間的飛書,頗有打造組織“產品”的經驗。
作爲字節跳動於2016年自研的新一代一站式協作平臺,飛書整合即時溝通、日曆、音視頻會議、雲文檔、雲盤、工作臺等功能,致力於爲企業提供高效協作與管理方案。
在隨後的發展歷程中,飛書不斷推陳出新。
7月9日,飛書發佈了知識問答、AI會議、Aily、飛書妙搭等多款AI新產品。
“我們承諾爲企業提供真能用、真落地的企業AI產品,真正幫助企業在AI時代實現智能化。”飛書CEO謝欣表示。
在飛書衆多產品中,多維表格已成爲其“王牌產品”,今年以來完成了多處更新。
目前,多維表格的單表容量已提升至1000萬熱行,較2024年翻了10倍,也是全球同類產品中首個支持單表千萬行的業務系統。
在2萬行規模下,多維表格的加載速度從7.4秒降至0.94秒,5萬行也僅需1秒就能加載完成,而國內同類型產品可能需要20秒之久。
多維表格也首次將AIagent引入工作流中,持續加強AI能力。
據飛書多維表格負責人施凱文透露,多維表格最新月活躍用戶已接近千萬。
這意味着,多維表格在文檔、視頻會議等常見的工具後,成爲下一個月活達到千萬級別的軟件品類。
飛書還發布了專爲企業打造的AI開發“全家桶”——飛書開發套件。
據飛書開發套件負責人周洲介紹,作爲其中的關鍵部分,飛書的企業級agent開發平臺Aily從去年起即在多個企業落地。
如今,Aily也成爲了更智能、更專業的工作助手。用戶只需要簡單幾步,配置人設、接入企業知識、添加業務系統MCP,就可以打造自己專屬或業務專屬的Agent。
“不管是整理用戶訪談,還是基於excel或業務系統中的數據做數據分析,都能獲得不錯的效果。”周洲表示。
飛書還發布了國內首款企業AI系統搭建工具——飛書妙搭。通過AIcoding讓想法快速落地,像是爲企業引入了不限量的產品經理,和初階的開發,能直接根據業務需求、輸出原型、開發系統。
飛書aPaaS也在此基礎上完成了多項更新,做到了讓AI全程助力業務系統的開發過程。
“AI正帶來全新的軟件範式和開發範式,軟件範式上,智能系統加Agent,不僅滿足數字化需求,也供給了更多智能人力服務;開發範式上,AICoding加PaaS,實現效率、穩定、複用間的最優解。”周洲稱。
在業內人士看來,飛書此次升級揭示了企業服務市場的兩個趨勢:首先,工具類產品正在從功能導向轉向基礎設施化,通過性能突破消除企業採用的技術阻力;其次,AI時代的企業軟件競爭,已從單一功能比拼升級爲生態體系構建。
AI突圍實踐
如果說可持續迭代是AI保持價值的關鍵,那麼場景化落地則決定AI價值釋放程度。
國泰海通研報指出,生成式AI在B端市場的商業化進程正在加速,代碼生成和輔助工具、聊天機器人、企業搜索、數據轉換和會議紀要成爲B端市場最廣泛的五大AI應用場景。
Menlo Ventures對600名企業IT決策者的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加大對生成式AI的支出,2024年企業對生成式AI應用的投入達46億美元,同比增長近8倍。
其中,代碼生成和輔助工具、聊天機器人、企業搜索、數據轉換和會議紀要的企業採用率分別爲51%、31%、28%、27%和25%。
在企業紛紛加大生成式AI投入、積極推動其場景化落地的浪潮下,協同辦公軟件領域也藉助AI東風不斷革新發展。
記者注意到,在競爭激烈的協同辦公軟件市場中,飛書與釘釘、企業微信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財務數據顯示,釘釘2025年上半財年(2024年4-9月)ARR爲2億美元。釘釘曾表示,計劃在2025年實現盈虧平衡。
企業微信則在2024年初透露,有信心在飛書、釘釘、企業微信三者中率先實現盈利。騰訊2024年四季度財報顯示,企業微信收入翻倍,騰訊會議收入同比增長超40%。
去年,謝欣預計當年ARR(年經常性收入)將超3億美元。此前數據顯示,飛書2022年ARR爲1億美元,較2021年增長2.7倍。
7月9日,飛書雖並未公佈最新財務數據,但披露了在多個細分行業中對頭部客戶的市場佔有率情況。
其中,新能源汽車行業成爲飛書商業化的標杆領域。
數據顯示,銷量前30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中有60%使用飛書,涵蓋小鵬、蔚來、理想、小米、奇瑞、嵐圖等知名車企。
在消費行業,飛書同樣取得了顯著突破。
茶飲領域,6家上市茶飲品牌中有5家使用飛書,包括蜜雪冰城、霸王茶姬、茶百道、奈雪的茶、滬上阿姨等;國貨美妝行業,10家上市企業中有7家選擇飛書,如珀萊雅、鉅子生物、毛戈平、華熙生物、貝泰妮、敷爾佳等知名品牌。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飛書在AI創業公司中也獲得了早期認可。DeepSeek、智元機器人等AI領域的新銳企業在創業初期就選擇了飛書作爲協作平臺。
儘管商業化成績亮眼,但飛書、釘釘和企業微信仍面臨盈利考驗。
在業內人士看來,AI帶來的商業模式創新,或許將成爲協同辦公軟件突破盈利困局的關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飛書強調,AI產品要“真能用、真落地”。而這離不開不斷迭代的技術工具和對下游需求的持續洞察。
“希望兩年後看現在的自己是陳舊落後的。”飛書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