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車輛佔私地亂象 迫基層土法解決
廢棄車輛長期佔用私人土地,已成爲地方治理的灰色地帶。圖/新北市議員黃心華提供
廢棄車輛長期佔用私人土地,成爲地方治理的灰色地帶,讓地方困擾不已。礙於現行法規限制,公部門多半隻能張貼公告催促移車,缺乏強制手段,導致許多案件一拖數年難以解決,也出現許多光怪陸離的事。
新北議員黃心華舉例,曾有一輛汽車停放在私人畸零地轉角多年,因遮蔽行車視線造成安全疑慮,附近居民多次陳情卻始終無法處理。最後居民實在無可奈何,在深夜找來吊車協助,將車輛移出部分車輪到馬路上,隔天環保局才得以依法拖吊。黃心華坦言,這種做法雖有違法風險,但基層迫於無助只能用「土法煉鋼」方式解決問題。
他也提到,淡水柳公圳附近一座橋上,曾有廢棄車卡在橋中央,佔用通行空間,雖未完全阻斷交通,卻造成居民長期抱怨。由於橋樑地權不明、權責單位難以釐清,地方單位耗費數月協調,才終於讓車輛移除。這類案例凸顯制度漏洞與責任模糊,市府應正視基層「想處理卻無法可管」的困境。
基隆多雨又多山坡地,民衆發現不少車主刻意選公私地夾雜難分空地,認爲是三不管地帶較安全,不會被拖走,長期因生鏽、長青苔,甚至破損尖銳物傷人、也因堆滿垃圾成爲髒亂點。
金門曾有廣告車長期佔用停車格被民衆砸玻璃,甚至還有停車場的車輛因爲長期佔用未移動,車體生鏽長草,被形容爲「鐵皮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