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釀慢性發炎 傷腦易失智

北市聯醫中醫科醫師林舜谷表示,研究顯示,腰圍與體脂肪比例愈高,未來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也愈大。換句話說,維持健康的體重,不僅能減少糖尿病與心臟病,更能保護大腦、延緩退化,是守護記憶與思考能力的重要基礎。

林舜谷說,超重導致的大腦退化,往往先以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爲警訊。過多的脂肪組織會讓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影響腦細胞的健康,讓人覺得腦袋「不靈活」,思考速度變慢。

臨牀上也觀察到,超重常與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膽固醇並存,這些代謝異常會使腦部血管病變更嚴重,導致定向感下降,在熟悉的環境裡也可能感到迷惑,甚至增加小中風的風險。這些警訊提醒我們,超重不只是身材或外表的問題,它會直接危害大腦,使失智的風險大幅提升。

林舜谷建議按摩位於腹部、臍上約兩寸的腹結穴,用中指或掌根輕輕按壓並做小圈推揉,每次2~3分鐘,每日1次,能調理腸胃、改善食慾不振或過度進食,有助減少腹部脂肪堆積。

另可按壓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尖上方約2寸、脛骨後方的復溜穴,以拇指或食指按壓點揉,每次1~2分鐘,每日1~2次,可調節腎臟水液代謝,幫助消除水腫與溼氣,改善超重伴隨的浮腫體質。

民衆也可用手掌或四指併攏貼住側腰,輕輕環形推揉腰部的帶脈穴,每次2~3分鐘,每日1次。林舜谷說,帶脈可調節腰腹氣機、改善下焦溼濁堆積,對於腹部肥胖與腰腹鬆弛有輔助改善作用。

林舜谷提醒,按摩建議選擇在餐後30分鐘以上進行,避免影響腸胃,力度以「溫和酸脹、舒適放鬆」爲宜,不可過度用力。減重期間,需結合飲食控制與運動,穴位按摩僅作爲輔助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