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媒:非洲可從中國兩會汲取經驗

來源: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3月12日報道 肯尼亞首都調頻網站3月10日發表題爲《非洲可以向中國兩會汲取的經驗》的文章,作者是奧尼揚戈·孔揚戈,內容編譯如下:

中國的全國兩會是影響該國政策方向的重大年度政治事件。雖然兩會主要關注國內問題,但也具有全球影響。對正在應對從治理到經濟發展等各種挑戰的非洲來說,中國的做法在保持穩定、規劃長遠和開展基建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經驗。

政治穩定是中國最大的優勢之一。相比之下,許多非洲國家都在與政治不穩定和政策前後不一致等問題作鬥爭,這阻礙了可持續發展。中國在不受短期變化干擾情況下施行長期政策的能力對其經濟增長至關重要。這對非洲國家政府來說是一個經驗,有助於避免項目遭放棄、政策遭逆轉和投資者面臨不確定性等問題。

在兩會期間被提及的中國五年規劃是戰略性長期發展的典範。這些規劃關注經濟增長、技術創新和社會福利,並旨在確保政策的連續性。非洲國家可以從採取類似的長期發展框架中獲益。

頻繁舉行選舉的西方模式經常被宣傳爲通往發展之路。但在許多非洲國家,這導致政治不穩、經濟混亂和社會緊張,尤其是在選舉年。非洲可以從中國對治理連續性、政策穩定性和進行經濟規劃等的強調中汲取經驗,而不僅僅是關注選舉過程。

中國向世界經濟強國的轉型是由市場化改革和政府的努力共同推動的。在定期舉行的全國兩會期間,人們討論旨在促進國內消費、增強技術能力和完善基礎設施的方法。那些在工業化方面舉步維艱的非洲國家可以借鑑中國通過關注製造業、技術和創新來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它們也可以從中國更具戰略性的做法中獲益,確保政府參與關鍵行業,同時促進私營部門增長。

在全國兩會期間經常被談及的基礎設施建設是中國經濟成功的關鍵之一。高鐵、機場和重大城市建設項目等促進了互聯互通和貿易往來。中國的模式爲那些面臨基礎設施挑戰的非洲國家提供了關鍵洞見。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以及可持續融資推動基礎設施投資,有助於加快經濟一體化、創造就業和促進貿易。

在治理、經濟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中國的兩會爲非洲提供了寶貴經驗。雖然雙方具體情況不同,但進行戰略性長遠規劃、確保政策連續性以及投資於基礎設施均有助於保持穩定和促進增長。學習中國的經驗並不意味着複製其制度,而是使其最佳實踐適應於非洲的獨特需求。(編譯/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