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南美洲猛搖 專家直指「臺日似乎有空白帶」示警留意規模7地震
2025年至今全球發生14起規模7地震。圖/郭鎧紋提供
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近海10日上午發生規模7.4強震,還發布海嘯警報,隔日南美洲南端的德雷克海峽11日清晨再發生規模7.6強震,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提醒,「地球已進入地震活躍期」,南北兩端都搖蠻厲害,但位於中間的臺灣、日本今年至迄今尚未發生規模7以上地震,示警臺日未來需多注意。
菲律賓宿霧島(Cebu)近海於9月30日晚間才發生規模6.9地震,菲律賓10日上午9時43分又發生規模7.4強震,其釋放能量相當62.5顆原子彈,我國中央氣象署也發佈海嘯消息,示警可能在太平洋地區引發海嘯威脅;位於南美洲南端的德雷克海峽,也在臺灣時間10月11日清晨發生規模7.6強震,其釋放能量相當於125顆原子彈威力。
郭鎧紋表示,德雷克海峽從1900年至2025年期間,規模7以上地震總共才4個,第1個是1910年發生規模7.1地震,接着就是今年的5月2日發生規模7.4地震、8月22日發生規模7.5地震、10月11日發生規模7.6地震。
德雷克海峽於10月11日發生強震,是因南極洲板塊與斯科特板塊擠壓造成,看起來跟南極板塊旋轉有些關係,郭鎧紋透露,「這個是很令人震驚的事情,我自己直覺德雷克海峽可能會越搖越厲害」,研判接下來恐會有規模8以上地震。
郭鎧紋更進一步指出,全球進入地震活躍期,堪察加半島接下來依序就是日本、臺灣、菲律賓,南北兩端都搖得蠻厲害,今年至迄今全球已發生14起規模7地震,光是堪察加半島就有4起,菲律賓也很多,「但好像空白帶停在日本與臺灣」。
郭鎧紋示警,去年全球發生10起規模7地震,其中日本能登半島連續發生3個、臺灣花蓮0403地震1個,但今年日本、臺灣至今沒發生規模7以上地震,提醒臺日未來要多注意,尤其是琉球海溝,因爲堪察加半島就在千島海溝的北段,整個區域都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帶的一部分,包含印尼一直到東加,火環帶最近非常活躍。
至於菲律賓接連發生規模7.4、規模6.8強震,郭鎧紋說,菲律賓海板塊約順時針旋轉了90度,隨後極點位置轉移到IBM弧和日本西南弧碰撞帶的東側,雖然菲律賓地震離臺灣很遠,不會影響到臺灣,但菲律賓海板塊在移動,就可能影響臺灣,未來仍需稍微注意。
郭鎧紋指出,菲律賓民答那峨島附近地震活動比臺灣還活躍。圖/郭鎧紋提供
去年全球發生10起規模7以上地震,今年至今已經14起,代表地震進入活躍期。圖/郭鎧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