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種綠電每度飆5.5元 郭智輝:3年後價格大降

經濟部長郭智輝。(資料照/姚志平攝)

菲律賓種綠電評估報告近日完成,電力輸送回臺成本引發關注。行政院長卓榮泰18日說明,此事尚未達到最成熟階段,但若可以取得成本足以負擔、符合國內需求的能源,都是政府在嘗試的方向。經濟部長郭智輝補充,若向外界購買綠電成本1度電高於4元是沒有意義的,目前依日本船隻計算是5.5元,但兩年後此成本將降低至4分之1。

卓榮泰於立法院答詢時說明,在歷次會議當中,有碰觸到這個問題,郭智輝也有說明他的想法,但一切都還要取得更多雙方合作的意願,現在來看,目前這個事情還不到最成熟的階段。如果臺灣可以從任何的地方、透過任何方式,取得成本足以負擔、符合國內需求的能源,不管從什麼地方、什麼方式,都是政府在嘗試的方向之一。

立委追問,近期經濟部報告顯示,短期內沒有辦法蓋海底電纜,要用電池船運回來,每度電要5.5元,且長期要建設電纜必須克服技術、法規、成本面,更存在地緣政治風險,但經濟部已設定4元目標,這是否符合卓揆所說「合理的電價」?

郭智輝表示,「4塊錢是我說的」,經濟部認爲,若向外界買綠電高於4元,是沒有意義的,經濟部這份報告是在做可行性評估,也就是說,要進行這件事情前,要先了解是否可行。而這份報告引述的資料,是依日本現在的船及儲能櫃所運載的容量所計算出來的,1度電需要5.5元。

郭智輝續指,但是,這(成本)當然不能接受,因爲現在只有日本有前例可做評估,但是實際上,以經濟部現在瞭解、評估的程度,兩年以後其成本將大幅降低至4分之1,所以這符合經濟部評估的部分。

郭智輝強調,現在的區域經濟學非常明確地告訴外界:每一個國家它的要素稟賦是不一樣的。經濟部經過可行性評估瞭解後,爲什麼它會那麼貴,是因爲它的電網費用非常的高,至於生產的成本,並沒有那麼高。

立委質疑,當全球都在使用核能,臺灣卻寧可跟菲律賓買綠電,是爲什麼?卓榮泰說,這並不是寧可,經濟部已進行可行性評估,評估的內容包括方式是否可行、成本是否可行、國內是否需要、還有沒有其他替代方式,這都是評估過程當中,很多來源都可以拿出來討論,如果立委認爲有新的核能技術可以讓臺灣沒有核安問題、沒有核廢處理,「我們都可以來討論」。

至於政府是否已針對核能進行評估,郭智輝表示,這些政府都有在評估,這都是平常的業務,也就是說,臺灣是必須使用多元電力的國家,當然有在研討,且核電廠的人力都沒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