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拉平是什麼?與達美航空墜機事件有關嗎?
調查人員試圖查明達美航空4819號班機週一下午在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降落時墜毀的原因,目前疑問頗多。在一段廣爲流傳的視頻中,龐巴迪CRJ - 900型飛機猛力降落在積雪覆蓋的跑道上,隨後起火併倒扣過來,在此過程中右翼和尾翼脫落。這起造成21人受傷的重大事故是本月登上頭條新聞的一連串備受矚目的航空災難中的又一個,這引發了人們對< a href="#">航空旅行安全性的猜測。
爲確定墜機原因,加拿大運輸安全委員會將在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的協助下,對從天氣狀況到技術問題等多種因素進行調查。一些專家根據視頻推測,飛機之所以粗暴着陸,可能是因爲在跑道上降落時沒有正確拉平。調查仍在進行中,雖然畫質粗糙的視頻不能作爲達美航班未能拉平的確鑿證據,但研究拉平操作有助於更好地理解飛機的安全措施。
當飛機朝着跑道呼嘯着降落時,你有沒有曾經望向機窗外並想過:“飛行員到底要如何把速度降下來才能降落呢?”嗯,這就用到拉平操作了。着陸拉平就是飛機從最後進近過渡到在跑道上觸地和減速的階段。
這需要飛行員調整飛機的俯仰角,也就是飛機觸地時與跑道形成的角度,並降低發動機功率,從而大幅降低空速和下降速率以實現輕柔觸地。這是飛行員飛行操作中較難的動作之一,需要多年的訓練才能掌握。然而,操作正確的話,就能大幅降低飛機的空速從而實現平穩降落。
那麼,拉平操作到底是如何進行的呢?就像飛機降落的各個環節一樣,它始於穩定進近。如果沒有合適的空速、清晰的飛行路徑以及恰當的下降率,就不太可能安全降落。飛行員的目標是以合適的速度到達瞄準點——通常是跑道上的一個特定標記。到達瞄準點後,飛行員這時輕輕拉起機頭並減小發動機推力。這樣做時,飛行員逐漸將飛機的動量減到足夠小,以便能夠輕鬆觸地並在指定的跑道段上停下來。
根據波音公司的統計分析,儘管在飛行總時長中佔比不到1%,但大多數民航事故都發生在飛機降落期間。特別是拉平操作,儘管只持續幾秒鐘,但卻是降落階段中出了名的困難環節。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決定成功的變量(如速度和高度)很多,而且該操作發生的高度較低。飛機離地面的間距很小,一旦飛機輪子觸地,飛行員必須主要依靠視覺提示和個人判斷來做出瞬間決策。
就目前情況而言,任何關於達美航空4819號航班降落時未能拉起操作的說法都極具推測性。雖然一些專家推測,如果能正確執行拉起操作本可避免墜機,但同樣真實的是,糟糕的跑道和天氣狀況或者起落架或其他部件的技術故障也可能是這次近乎災難性事故的原因。不管是哪種情況,調查人員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得出結論。
正如達美航空首席執行官艾德·巴斯蒂安(Ed Bastian)週三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採訪時所說:“我們都看過視頻了,目前我們能查看和談論的細節也就這麼多了。”據巴斯蒂安稱,運營從明尼阿波利斯出發的奮進航空(達美航空的子公司)航班的機組人員經驗豐富,他們“表現英勇,不過也在意料之中。這就是我們訓練的意義所在。”幸運的是,在撰寫本文時,21名傷者中的20名已經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