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戶外曝曬也中暑!男家中騎樓悶熱昏倒 謹記3大防暑要訣

夏天從事戶外活動要小心防曬,預防熱傷害。(非新聞當事人/羅琦文攝)

天氣炎熱,屏東寶建醫院急診室近日收治一名年約30多歲男性,發現他並不是在戶外豔陽下曝曬,而是疑似在自家騎樓長時間停留、環境悶熱導致突然昏倒。醫生提醒大家,南臺灣夏季氣溫動輒35度以上,除了避免直接曝曬,即使在有遮蔽的空間,如果悶熱不通風加上停留時間太長,也有可能引發嚴重的熱傷害。

寶建醫院急診主任陳建志醫師表示,常見的熱傷害包括熱痙攣、熱衰竭與熱中暑,其中又以熱中暑的危害最大,若未能及時處置,致死率可高達30%。這名患者送到醫院時,體溫急劇飆升且全身乾燥無汗,診斷爲最嚴重的熱中暑。

即使在有遮陽之處,若環境悶熱,也要預防熱傷害。(非新聞當事人/羅琦文攝)

屏東寶建醫院急診室近期收治一名男性,發現他不是在戶外豔陽下長期曝曬,而是疑似在自家騎樓長時間停留,環境悶熱導致突然昏倒。圖爲示意圖。(寶建醫院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陳建志列出5類易受到熱傷害的族羣,包括戶外勞動者、運動員、嬰幼兒、高齡長者及慢性病患。這些族羣因體溫調節或排汗功能較弱,在面對高溫時更容易發生熱傷害。

陳建志提醒,民衆平日務必謹記「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3大要訣,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