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鶴”助力全省基礎教育振翅高飛
□本報記者 趙一諾
在黑龍江省中小學校園裡,“推門聽課”已成爲一種常態。隨機推開的教室門後,是教師們的日常課堂,是專注的評課交流,也是龍江基礎教育質量穩步提升的一個縮影。
2022年7月,省教育廳與中國飛鶴乳業簽署公益行動合作協議,中國飛鶴乳業通過黑龍江省飛鶴慈善基金會三年內投入6500萬元專項資金,定向支持教師能力提升項目。
“我們的根在龍江,回饋家鄉,支持教育,助力孩子們擁有更好的未來,是‘飛鶴’義不容辭的責任。”中國飛鶴董事長冷友斌表示,“教育可以改變一個孩子、一個家庭的命運,更是國家發展的基石。希望通過這些公益項目,實實在在反哺家鄉,爲龍江培養更加現代化、專業化的教師隊伍盡一份心力。”
根據協議,公益行動每年安排專項經費2100餘萬元,聚焦教師隊伍建設關鍵環節,按照“最大化、科學化、精準化”原則,三年內支持開展“名師名校長精英培養計劃”“名師名校長工作坊”“龍江鄉村教師成長計劃”等專項活動,覆蓋全省13個市地、125個縣區的各級各類學校教師。
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姜同河介紹:“近年來,我省持續探索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有效路徑,着力破解共性難題,建立教師能力素質提升長效機制。”
爲此,省教育廳創新實施“推門課”與“四級賽課”制度。“‘推門課’強調隨機性,每學期對每位教師隨機聽課兩節以上,當場評價反饋,結果與評優、考覈、職稱掛鉤。三年來全省累計隨機聽課超400萬節,有效激發了教師提升教學水平的內生動力。”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處長馬旭說。
在肇東市聾啞學校,高級教師戢洋在省級賽課中獲得一等獎後感慨:“賽課是提升教學真本領的好平臺!”覆蓋校、縣、市、省四級的教學“大比武”,通過電腦搖號隨機抽取參賽教師、限制連續參賽、賽題“禁重複”等規則,確保廣泛參與和公平競爭。三年來,全省組織校級賽課16.4萬節、省級賽課9303節,教師參與率達95%以上。
得益於公益行動支持,1600餘名在“飛鶴杯”省級大賽中表現優異的骨幹教師赴北師大、華東師大等學校研修。教師學成歸來後成爲中堅力量:14人入選教育部“雙名計劃”,524人主持名師工作室,272人斬獲省級以上教學獎項。公益行動同時將培養關口前移。哈爾濱師範大學2020級公費師範生王鑫在首屆職前教師省級競賽中勇奪藝體組特等獎時說:“競賽讓我提前體驗真實課堂的挑戰,更堅定了用藝術教育點亮孩子未來的信念!”
公益行動貫穿“五育融合”主線:在哈爾濱花園小學,“中國飛鶴五育樓”成爲素質教育創新基地;泰來縣大興鎮中心學校獲150萬元足球基金建設綠茵場;雙鴨山學子通過飛鶴研學基地觸摸現代工業脈搏。三年來,2100餘人次初高中生獲得助學金,公益行動多年累計資助逾7000名學子,並形成“助校、助教、助學、助研”全鏈條資助。
我省“政府主導、院校支撐、企業助力”的創新模式引發廣泛關注,2023年在全國教博會分享經驗。省教育廳主要負責人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化合作推進教師隊伍建設,高標準打造‘龍江師資項目’和公益行動特色品牌,爲教育強國建設貢獻更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