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凡汽車迎“大考”!三項託底實測,如何做到“0自燃”?
今年夏天太熱了,全國多地最高溫度突破歷史記錄,這種天氣下,不少電動車車主看到網上自燃的新聞,也開始擔心起自己的電車電池出現的問題。
除了高溫影響外,在平常,電車車主們還會擔心路上的溝溝坎坎對底盤的磕碰,一個不小心,託底撞到電池,不僅是維修費用貴那麼簡單,還可能出現電池自燃甚至爆炸的情況,威脅到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
雖然當下很多電動車品牌使用嚴格的三電安全測試來解決消費者對電車安全的顧慮,但是很多測試都是在實驗室完成的,和我們平時開車碰到的情況又不一樣。比如,上下馬路牙子時,託底撞到電池會怎麼樣?停車時沒看清,被地鎖刮到底盤,或者經過施工地,被大石塊崩到底盤的話,電池的受損會有多大?
爲了解答這些疑問,作爲大廠出身的飛凡汽車在近期就做了一次貼合實際用車場景的連續託底測試。
具體來看,共有三項測試,剮蹭地錨、下臺階撞擊和碎石路託底,模擬我們日常開車經常碰到的各種剮蹭、撞擊底盤的場景,測試車輛爲純電轎車飛凡F7,同一臺純電轎車連續挑戰,甚至還有部分測試難度達到了輕越野SUV測試標準,可以說此次測試的專業性和挑戰性都是行業裡首屈一指的。
正向刮底金屬地錨測試
在這個測試中,主辦方在地面上安裝了3個高度20cm、直徑35cm、厚度0.5cm的304不鏽鋼金屬地錨,地錨之間的間隔爲650cm。
飛凡F7以不低於50km/h的速度,從這3個金屬地錨上面開過去,這一測試對底盤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開過之後,可以看到,金屬地錨都斷裂了,那飛凡F7的底盤和電池怎麼樣呢?
測試完成後,飛凡F7儀表盤未出現電池危險警示標識,無底部異響。靜置2小時後,觀察車底可以看到,底盤護板僅有三個位置有剮蹭痕跡,電池未發生漏液、冒煙、起火的情況發生,車輛依然能正常行駛。
下臺階撞擊測試
下臺階撞擊測試中,設置了一個20cm高的臺階,模擬馬路牙子(路肩),並在距離臺階150cm處,額外放置高18.5cm、直徑9cm的304不鏽鋼實心半球地樁。
飛凡F7以30km/h的車速(行業標準爲20km/h)下臺階,然後以俯衝的姿勢衝撞實心金屬地樁。一般來說,這種高強度的衝擊,會對電芯直接造成擠壓,很容易引起電池短路、漏液等情況。
但在測試完成後,飛凡F7並無電池故障顯示,無冒煙現象,底盤無異響。靜置2小時後,可以看到底盤護板前後各有一處明顯的掉漆和坑窪。飛凡F7的下臺階撞擊測試也順利過關。
碎石路測試
碎石路是純電轎車最怕走的路,大石頭很容易造成託底,彈起傷及電池。飛凡F7參照輕越野SUV行業試驗標準設置,以不低於50km/h的速度,開上石塊高度普遍在13cm以上,最高達22cm的石頭陣。
完成測試後,飛凡F7車輛啓動狀態正常,三電系統無故障提示,底盤無異響。觀察車底,可以看到底部剮蹭痕跡明顯,護板有一處比較大的凹凸形變。靜置2小時後,電池也未漏液、未起火、未爆炸,絕緣電阻值滿足要求,飛凡F7順利通過測試。
至此,飛凡F7一次性順利通關3項嚴苛測試,三電系統無故障,電池無起火無自燃。
飛凡汽車爲什麼敢開行業之先河,做這3項嚴苛的三電安全測試呢?
答案和飛凡汽車與衆不同的電池技術及車身框架結構有關。
雙層躺式電芯佈局
飛凡汽車的電池採用了雙層躺式電芯佈局,電池包內部電芯,兩兩一組分佈在格槽內。相比立式電芯佈局,它的優勢是,電芯之間接觸面積減少70%,萬一發生單個電芯熱失控,可以避免發生多米諾骨牌效應。而且,相比立式電芯的剛性約束,飛凡F7的躺式電芯採用了行業獨有的柔性約束。同樣是使用10年,躺式電芯的抗膨脹性能更加出色,確保電芯更安全穩定。
棋盤車身框架結構
除了領先的雙層躺式電芯佈局外,飛凡F7的車身骨架結構採用了“三橫三縱”的傳力路徑設計。前副車架處設置的高強度鋁合金動力電池擋塊、上下磕碰防護設計的高強度鋁合金電池殼體以及高於雙側車門門框與副車架高度的電池包設計,一同爲電池提供了360度的物理防護。細節之處,飛凡汽車還精心將容易受剮蹭起火的高壓線束和高壓元件設計到了“絕對”安全的位置,避免了車輛受撞擊後自燃的情況發生。
總結
其實,大家買純電車的時候,除了既要續航里程長,又要智能化配置高之外,還要把最重要的關注點放在三電系統安全上,這纔是關係到車主生命財產安全的重中之重。
近期,就有多個新能源品牌發佈了旗下車型“零自燃”數據。實際上,飛凡汽車的“零自燃”數據也很亮眼,飛凡汽車上使用的這款躺式電芯電池爲上汽集團獨創,在國內外已經超30萬塊“0自燃、0爆炸”,並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至高榮譽。
這次,飛凡F7的三項託底實測,無疑會成爲品牌加分項,讓新老車主買車、用車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