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需求激增 美火箭發動機公司急擴4新廠

美國土星5號載運火箭的洛克達因航太J-2發動機。(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國國防承包商L3Harris於2023年收購固態火箭發動機制造商洛克達因航太(Aerojet Rocketdyne,以下稱Aerojet),並積極擴充產能,以滿足日益升高的戰術與戰略飛彈需求。今年稍早,Aerojet已在阿肯色州康登(Camden)廠區動工,興建4座全新生產設施,重點支援「刺針」(Stinger)、「標槍」(Javelin)與導引多管火箭系統(GMLRS)等戰術飛彈發動機。

L3Harris財務長兼Aerojet總裁貝丁菲爾德(Ken Bedingfield)日前受訪表示,過去原有約6成的逾期訂單已獲改善,未來3至5年將持續以戰術發動機爲核心擴充產能。除既有廠房擴建外,新設廠房也獲得美國政府《國防生產法》(DPA)資金支持,公司資本支出已是收購前的兩倍,並同步投資研發,包括新材料與推進劑燃燒效率的改良。

貝丁菲爾德強調,爲加快生產速度與穩定品質,Aerojet積極導入產線自動化與機器人,包括推進劑澆注、內外部材料塗布等關鍵工序。他指出,這將減少人工作業誤差與返工風險,同時釋出人力,轉向品管、數據分析與研發等非重複性工作。

在供應鏈方面,Aerojet也面臨零組件如發動機外殼和金屬件以及噴嘴的供應瓶頸。公司目前正與少數供應商合作投資設備,加快交貨速度,並與客戶協調資金,提前啓動長交期項目以縮短整體交期。他指出:「我們確實有能力加快生產速度,關鍵在於合約簽訂與供應鏈啓動的時效。」

面對未來需求波動,Aerojet也嘗試導入更具彈性的「未來工廠」概念,讓生產線可依需求切換製造不同型號的火箭發動機。

傳統上,因應爆炸物安全規範,火箭發動機生產設施多采分散式、按產品劃分配置。但該公司正嘗試整合混合與鑄造等共通工序,提升生產彈性與空間使用效率。

此外,Aerojet也積極尋求與非傳統國防產業者合作,擴展技術來源與創新潛力。貝丁菲爾德表示:「我們自認是國防產業中的敏捷創新者,能與新進業者快速合作,推進技術發展。」

貝丁菲爾德認爲,當前正是重塑美國固態火箭引擎產業的關鍵時刻。他表示:「我們聚焦法案目標的同時,也正藉機重新思考整體生產模式,爲未來需求轉變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