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必需消費、奢侈品 歐股領漲先鋒

國泰投顧指出,歐盟與德國相繼啓動「重新武裝歐洲」及基礎建設投資計劃,四年內預期釋出6,500億歐元的財政空間,德國另編列5,000億歐元設立基建基金並放寬國防支出限制。這些舉措可望帶動國防相關投資、內需消費與企業獲利成長,預期至2036年,歐洲GDP將因此增長1.6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環境面臨多重挑戰,包括川普向各國施行高額關稅與中東爆發衝突,引起投資人風險偏好降溫,市場情緒轉趨保守。值得關注的是,在歐盟與德國啓動大規模財政刺激方案的帶動下,投資人對歐洲的信心獲得提振,隨政策發酵可望帶動歐洲經濟成長。經濟轉好與貨幣寬鬆並行,有利於週期性類股(如非必需消費品)表現。

2000年以來歐洲央行已啓動四次降息循環。法人表示,即便降息週期逐漸進入尾聲,低利率環境通常仍持續一段時間,持續的低利率氛圍有效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促使企業加大投資力度、消費者提升借貸意願和消費動能。由於非必需消費類股受景氣循環及消費者情緒影響較大,當資金成本下降進一步激勵經濟活動,爲非必需消費類股提供了穩健支撐。

法巴認爲,隨着關稅風險緩解,歐股可望重拾總體經濟基本面支撐,建議加碼財政政策受惠股及內需型企業,看好德國中型股指數(MDAX),同時維持製藥股加碼評級,受惠人口結構利多及評價吸引力。汽車產業雖短線因關稅下調有反彈空間,但結構性挑戰猶存,包括大陸電動車競爭加劇及需求疲弱,建議保守操作。

貝萊德智庫採取中立態度,認爲歐洲仍需觀察政策落地成效及結構性挑戰解決進度,但金融及工業產業中的國防、基建題材存在選擇性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