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安國際峰會登場 陳世凱提3重點:安全這條路越走越穩
▲「2025年飛航安全管理國際峰會」今天(22日)登場。(圖/記者李姿慧攝)
記者李姿慧/臺北報導
「2025年飛航安全管理國際峰會」今天(22日)登場,邀請國內外業者和專家對談和交流,交通部長陳世凱出席時表示,強化監理體系、掌握業者安全表現、提升預警能力是未來飛安三大重點,期許航空業「安全這條路,越走越穩,越走越遠」。
今年飛航安全管理國際峰會以「從領導出發,以安全爲常」爲主題,延伸探討「全球安全觀點」、「以韌性應對全球飛安風險」及「以科技創新強化飛安管理」等議題。
交通部長陳世凱致詞時表示,臺灣是海島國家,航空交通對臺灣來說是命脈,飛安對交通部來說責無旁貸,臺灣位處東北亞、東南亞樞紐位,每天有無數航班起降或經過臺灣空域,臺灣有能力也有責任爲全球飛安付出一份心力,航空安全始終是交通部與民航局最重視的核心課題。
▲交通部長陳世凱。(圖/民航局提供)
陳世凱指出,臺灣航空市場展現強勁復甦力道,今年1月到9月航班數接近疫情前,旅運量4268萬人次已恢復疫情前9成6,今年全年總運量有望超越疫情前表現。在此快速成長的過程中,飛航安全挑戰更要積極面對,依循ICAO標準強化監理體系、掌握業者安全表現、導入AI與大數據提升預警能力,是未來三大重要課題,期許航空業積極面對飛航安全的各種挑戰。
民航局長何淑萍表示,臺灣從疫情低谷恢復到每週2685班航班,接近疫情前水準,營運創新和安全都是持續追求的目標,安全很昂貴,每個設備都是大量的沉默成本投資,但安全是無價的,不管人力或物力的投入,最重要的是安全文化的建立。
何淑萍說,飛航安全需要所有從業人員一起守護,是所有人要共同努力的,每個部門、每個人,都相當重要,缺一不可,而且環環相扣。而安全最重要的是文化的建立,除了努力建立自己的安全文化,也要透過專家交流分享,所以,我們要積極參與國際組織與國際活動,安全追求沒有止境,飛安峰會會一直辦下去。
▲民航局長何淑萍。(圖/民航局提供)
今國際峰會中,何淑萍也與華航、長榮、星宇、臺虎、立榮及華信等6家航空公司高階管理人座談,探討如何透過領導力推動企業安全文化並強化經營韌性。
峰會也匯聚來自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世界飛安基金會(FSF)、Airbus、Boeing、Beams,以及前長榮航空機長等國際專家,針對防止跑道偏離全球行動計劃(GAPPRE)、亂流風險、亞太區航空績效、預防跑道衝突、人工智慧與資料驅動的安全管理等前瞻議題,分享國際經驗與最佳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