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帶頭吹大市場泡沫?重量級大咖警告「融漲」將至 籲掌握時機賣出
圖爲避險基金橋水聯合創辦人達里歐。路透
美國聯準會(Fed)上週宣佈將停止量化緊縮(QT)並暗示可能重新開始收購資產,被避險基金橋水聯合(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達里歐(Ray Dalio)視爲新一輪激進貨幣寬鬆開端。達里歐表示,Fed在資產價位高漲、經濟相對穩健、通膨高於目標及信貸與流動性充裕時重啓量化寬鬆(QE)將助長泡沫,1999年底或2010至2011年的強勁流動性「融漲(melt-up)」可能重演,直到金融情勢緊縮戳破泡沫爲止,暗示漲勢可能已走到尾聲。
Fed主席鮑爾上週表示,Fed可能在某個時間開始逐步增加準備資產以跟上銀行體系與經濟規模腳步。達里歐對此在社羣媒體X指出,準備資產增加多少將是觀察重點,如果Fed資產負債表開始大幅膨脹、利率持續調降,而且財政赤字規模龐大,這種情況可以視爲典型的貨幣與財政交互作用,即Fed和美國財政部聯手把政府債務貨幣化。
達里歐表示,如果這種情況發生時私募信貸和資本市場信貸仍強勁成長,而且股市屢創新高、信用利差和失業率逼近低點、通膨高於目標及人工智慧(AI)概念股已泡沫化,在他眼中這就像Fed正在刺激泡沫膨脹。達里歐認爲現況與過去的流動性激增有相似之處,例如1999和2011年,警告類似融漲可能重演,資產價格將先上漲然後大幅回檔修正。
達里歐說:「融漲期間及足以抑制通膨並戳破泡沫的緊縮來臨前夕,通常是理想拋售時機。」
達里歐曾提出大債務週期(Big Debt Cycle)理論,他認爲美國公債供過於求、Fed處於「印鈔」及收購債券模式,以及美國財政部爲填補長期債券需求缺口縮短債券期限,都是大債務週期已走到末期的標準跡象。達里歐指出,Fed藉由實施QE把政府債務貨幣化,是一種透過超寬鬆財政、貨幣與監管政策籌資以大舉押注成長(特別是AI成長)的作法,這種作法既大膽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