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仲不是比價平臺!業者喊話「別用最便宜挑人」:低價背後一定是犧牲
從百萬年收到掛急診,房仲跑多元計程車撐生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當年說好1+1%的房仲,現在呢?十多年前,有間房仲公司打着響亮的口號:「我們只收1+1%,買1%、賣1%!」這在當時簡直是革命性的價錢, 就像早餐店突然推出「蛋餅買一送五」一樣震撼。
我那時還在剛入行沒幾年的階段, 看到這個廣告,內心浮現三個字:完了啦!心想: 「這樣也可以接案?我四個小時談的委託,他們一句話就收走?」、「這樣的佣金,還能做服務嗎?」
結果怎樣?幾年後,這家主打低佣金的房仲公司,就默默從市場上消失了,就是...消失在房仲江湖。
有人說他們後來迴歸主流佣金,也有人說他們整合成其他品牌。但我知道的真相是:收多少佣金,決定的是你能做到多少服務。
我不是說一定要高佣金才能成交,但你得知道,便宜的背後,是有人在犧牲。
而買房這種動輒幾百上千萬的交易,如果因爲想省幾萬塊佣金,而錯過一個真正認真爲你把關的人,那最後可能花得更多。
所以有人問我:「當初1+1%的XX房屋去哪了?」我會說: 「他們用他們的方式,證明了,做服務,不能只靠價格打天下。」
你可以選擇低價,但記得,也要問清楚,你會得到什麼樣的服務?
如果你希望的是,一個會幫你談價格、顧流程、陪到交屋的房仲,那就別用「最便宜」來選人,因爲你是要找幫你把關人生大事的人,不是比價平臺。
◎本文內容已獲 好棒棒房仲日常-阿偉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