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股王獲利躍進!儒鴻飛越月線 聚陽、新紡逆勢強攻

臺股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臺股7日受美股那指與費半指數收低拖累,電子族羣熄火,大盤再度「斷電」跌破月線。資金轉進傳產股避風,紡織族羣在類股股王儒鴻(1476)獲利報喜、股價強攻下,成爲盤面亮點。

紡織股王儒鴻第3季受惠於匯率回穩與低價原物料使用,單季稅後純益16.52億元,雖年減6.9%、但季增達1.7倍,EPS達6.02元;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39.32億元、年減20%,每股純益14.33元,低於去年同期的17.98元。

受惠第3季獲利強勁激勵,儒鴻早盤股價勁揚逾7%、觸及444元,一舉越過月線,帶動聚陽(1477)同步大漲逾6%、叩關301.5元,新紡(1419)也漲逾3%,推升紡織類股指數漲幅名列前三位。

儒鴻董事長王樹文日前指出,第4季訂單可望維持穩定,2026年首季訂單預估準確率約達八成。不過,他也坦言,美國關稅與通膨壓力可能在第4季顯現,營運挑戰仍在。

外資圈對臺灣紡織廠前景態度轉趨樂觀。美系外資10月下旬出具報告指出,臺廠受惠於庫存去化改善、價格回升提升毛利及出貨量回升三大利多,整體營運動能轉強。該外資並將儒鴻與聚陽評等同步調升至「強力看好」,目標價分別上修至630元與360元。

報告指出,儒鴻目前訂單能見度已延伸至2026年首季,客戶銷售表現維持強勁,六家新客戶及主要客戶的需求皆穩定成長。聚陽方面則預期自第4季起長期訂單動能可望上行,銷售與毛利率有機會同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