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禦特性 生技基金今年全數正報酬

生技醫療相關基金績效表現

今年來金融市場在川普關稅令連發、經濟數據與企業財報表現時好時遜於預期、低成本AI模型問世驅使市場重新衡量AI投資焦點等影響而表現震盪,部分資金也轉向具有防禦性質的資產以尋求抵禦市況波動,當中生技醫療類股因剛性需求穩健、次產業財報表現佳與評價面合理下,吸引資金回補,也進一步帶動類股表現,統計今年來MSCI生技醫療指數上漲近7.86%、NBI生技指數上漲近5.16%,生技醫療基金今年來也全數都繳出正報酬。

羣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今年來生技醫療類股表現回彈,次產業方面,微創醫療設備商去年第四季財報表現亮眼,也結合AI應用發展創新技術,增添獲利成長動能,而在製藥業方面,在市場需求支持下,大型製藥廠旗下減肥藥相關核心產品銷售續強,也帶動股價走高。整體而言,在市場因關稅政策擾動而波動搖擺下,生技醫療股因需求與獲利表現持穩,加上當前評價面亦合理,修復契機浮現,可望持續吸引買盤青睞。

臺新醫療保健新趨勢基金經理人黃俊晏指出,美國第一季GDP季增率估值2.9%,加上貿易戰不確定性,市場對利率下調空間縮限預期,10年期公債殖利率仍在4.3%以上,爲股市帶來波動,具防禦性的生技股重獲市場青睞;另一方面,小羅伯特甘迺迪將出任川普政府衛生部長所引發市場對生技醫療股與減重藥物的疑慮逐漸消化,伴隨 AI相關族羣高檔遭遇逆風,開始推助資金輪動至近兩年落後大盤的醫療股,生技醫療股未來補漲行情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