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黑天鵝 美股基金今年來續維持正報酬
DeepSeek在農曆年假期間突然冒出,一度讓費城半導體指數在兩個交易日重挫逾一成,導致今年來相關基金績效由紅翻黑,但道瓊、標普500指數雖回檔,仍維持紅盤,守穩在月、季線之上。理柏資訊統計,至2月4日止,投信發行的美國股票基金,聯博美國成長入息、復華美國新星基金今年來及近月表現都打敗美股大盤,分析兩基金資產配置,資訊科技持股雖居冠,但比重約三成多,且還多元配置在金融、通訊服務、非核心消費及醫療保健等類股。
對於美國企業獲利及美股展望,據Refinitiv彙整資料顯示,至2025年元月底止,標普500指數企業預估第四季企業獲利成長仍高達11.5%。復華美國新星基金經理人蔡佩珊表示,隨AI應用更爲普及加上AI模型使用成本降低,有利軟體及終端應用發展快速,持續看好相關產業表現。除了AI科技發展帶動產業投資動能之外,服務業佔美國GDP的80%,支撐美國經濟持續擴張,除了受惠AI趨勢的資訊科技類股之外,非科技產業也會帶來多元投資機會。
羣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向思穎也表示,就已公佈第四季財報的標普500企業看,獲利優於市場預期的比例達75%,其中金融、通訊服務產業平均獲利超出預期的幅度領先各產業,雖然近期川普關稅新政引各界關注,不過在基本面支持下,加上川普政策立場以美國爲優先,中長期而言,對美股正向看待。隨着AI應用層面擴大,相對看好軟體應用公司與能利用AI技術變現的企業之股價表現,以及與近期關稅議題相關性較低之金融、旅遊、通訊媒體娛樂等類股表現。
即使近期科技股股價一度重摔,瀚亞美國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林元平認爲,資訊科技股仍會是2025年市場主流。他表示,AI PC與AI手機可望在2025年放量增長以及AI相關加速器(GPU與ASICs)整體市場規模成長60%至2,000億美元,並且在未來數年皆維持強勁成長動能,科技硬體仍是看好的標的;AI平臺層與終端應用業績也將開始加速成長,軟體公司可望受惠於成本降低,進一步推升獲利與個股表現,建議修正期間可伺機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