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雨季道路掏空 林欽榮視察高市透地雷達檢測作業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9日親赴三民區自立一路視察透地雷達檢測作業及道路刨鋪工程,提早因應雨季造成道路掏空及突發性坑洞的問題。(洪浩軒攝)

爲提升道路品質並確保用路安全,高市府自2022年起運用透地雷達技術檢測道路底層結構,可及早發現並修復潛在性孔洞,至今已累計完成約282公里測線長度,並提前發現283處孔洞,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9日親赴三民區自立一路視察透地雷達檢測作業及道路刨鋪工程,提早因應雨季造成道路掏空及突發性坑洞的問題。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9日親赴三民區自立一路視察透地雷達檢測作業及道路刨鋪工程,提早因應雨季造成道路掏空及突發性坑洞的問題。(洪浩軒攝)

道路下方管線時常造成地面下出現微小坑洞,經長期下雨等原因,坑洞會逐漸擴張,當道路承受不起重量,就會有塌陷的危機,而透地雷達技術可以監測到路面下1.5公尺的坑洞,且準確率相當高,目前有設計在寬廣道路使用的車用型透地雷達,還有手推型透地雷達,可用於車輛無法進入的狹小路段,當雷達檢測出路面下有坑洞出現,相關單位就會立即採取下一步處理作業。

高市府自2022年起運用透地雷達技術檢測道路底層結構,可及早發現並修復潛在性孔洞,至今已累計完成約282公里測線長度,並提前發現283處孔洞。(洪浩軒攝)

林欽榮表示,遇颱風豪雨時,土壤容易流失,導致路面下陷甚至產生坑洞。爲此,市府自2022年度起推動透地雷達檢測作業,經統計,至今已累計完成約282公里測線長度,並提前發現283處孔洞,全數修復完畢,顯著降低道路新鋪後遭掏空的風險。

水利局指出,今年仍將持續編列透地雷達檢測預算,擴大檢測範圍,涵蓋老舊下水道管線沿線(如箱涵破損、涵管脫管或隙縫形成的地下孔洞),順應AI顯學技術,嘗試加入各大管線基礎資料及易發生道路坑洞熱區,提升預測準確率,強化道路安全。

高市府自2022年起運用透地雷達技術檢測道路底層結構,可及早發現並修復潛在性孔洞,至今已累計完成約282公里測線長度,並提前發現283處孔洞。(洪浩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