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環保雙管齊下!臺南禁廚餘養豬 黃偉哲:一起守住滷肉飯的香氣

▲臺南市政府召開記者會,宣佈全面禁用廚餘養豬,啓動多元應變措施協助產業穩定經營,市長黃偉哲呼籲惜食減廚餘守護畜產安全,也守住臺灣滷肉飯的香氣。(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中央宣佈自10月22日起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餵豬並暫停豬隻移動及宰殺,臺南市政府28日召開記者會,說明整體應變作法,市長黃偉哲宣佈臺南市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呼籲市民共同行動、惜食減廚餘,「一起守護產業,也守住臺灣的滷肉飯」。

臺南市政府將從上中下游全面着手,協助豬農、攤商及餐飲業穩定營運,同時提升廚餘處理量能,確保防疫與環保雙軌並行。

黃偉哲表示,2019年中國爆發非洲豬瘟後,廚餘養豬的風險早已引起關注。雖有專家指出高溫蒸煮可殺死病毒,但若豬隻吃下遭感染的廚餘,仍可能導致疫情擴散。因此市府經臺南市養豬協進會徵詢會員意見,全體同意配合禁用廚餘養豬政策。目前臺南設有2座廚餘高速發酵廠,每日可處理逾40噸廚餘,轉化成肥料供民衆與農民使用,減少化學肥料依賴,形成友善迴圈的生態鏈。

農業局長李芳林指出,非洲豬瘟雖非人畜共通疾病,但傳染力極強、死亡率高,且病毒能在環境中長期存活。她呼籲養豬業者切勿再收受廚餘、屠宰下腳料等廢棄物進場,並應加強車輛、人員清消及場區防護。農業局也將不定期聯合稽查飼育與防疫狀況,並全力向中央爭取轉用飼料的補貼方案,協助業者穩定轉型。針對禁宰造成的空間壓力,農業局表示已協助業者透過增加欄舍密度或暫時利用通道安置豬隻等方式因應,並提供防疫與動物福利輔導。後續補助措施將待中央公告後即時協助申請。

臺南市養豬協進會理事長曾勝誠呼籲業者「共體時艱」,自主加強防疫與消毒,配合政策與正確疫調,守住防線,才能儘快恢復國內毛豬供應鏈,重返國際市場。環保局則表示,臺南市每日廚餘約100公噸,現行以高速發酵與堆肥方式處理55公噸,其餘45公噸則送焚化爐處理,整體量能足以應付全市需求。城西焚化爐更新工程預計年底完工試運轉,屆時焚化能量將進一步提升,確保長期穩定運作。

教育局也強調,學校將從源頭管理,由營養師設計學生喜愛的主選單、減少剩食並加強惜食教育,盡力降低校園廚餘產生量,共同爲防堵疫情出一份力。此外,市場處針對豬肉攤商受衝擊部分,也擬定援助方案:公有市場內294個豬肉攤將依禁宰天數(暫訂15天)停止收取使用費;民有市場則請各市場管委會研議減租或補助方案。經濟部商業發展署已啓動全國攤商調查,南市將配合中央補助措施,協助業者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