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洗錢詐騙風險 陸銀掀清理個人長期不動帳戶潮

爲防止洗錢詐騙風險與監管要求,近期不少陸銀業者宣佈掀起一波清理個人長期不動帳戶潮流。(shutterstock)

近期大陸多家銀行陸續發佈公告,將進一步清理個人長期不動的銀行卡帳戶。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一行動絕非簡單的帳戶管理優化,而是銀行在風險防控、資源配置與合規經營等壓力下的必然選擇。針對被凍結的帳戶,多家陸銀客服人員均表示,持本人身份證、銀行卡等前往銀行網點辦理卡片啓動業務後,可將卡片中的資金取出。

大陸長期不動戶也叫「睡眠帳戶」,通常是指一定時間及以上未發生主動交易且帳戶內仍有餘額的個人銀行帳戶。業內人士表示,清理長期不動戶是監管要求,更是防範電信詐騙、洗錢等違法行爲的重要一環。

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長期不動戶存在資金被挪用、個人資訊泄露、被用於違法交易等多重隱患,已成爲金融犯罪的重要載體,這是銀行強化管控的首要動因。此類帳戶因長期無人監管,一旦資訊泄露,極易被不法分子用於洗錢、電信詐騙。

近期,大陸多家銀行紛紛發佈公告稱,將進一步清理個人長期不動戶,並將對相關個人長期不動戶採取相關保護措施。據貝殼財經不完全統計,10月以來,包含鳳台農村商業銀行、葫蘆島銀行、湖北枝江農商銀行等多家地方商業銀行均紛紛發文提示進行清理。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銀行對長期不動戶的認定標準各有不同。如帳戶未發生交易的期限來看,銀行認定標準從1年到3年不等;帳戶內的金額認定上,標準則從10元(人民幣,下同)以內至100元以內不等。

此外,也有農商行僅針對未發生交易的期限有相應規定,但並未規定帳戶餘額。如鳳台農商行17日發佈公告稱,將於近期對1年以上個人網銀不動戶進行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