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颱修樹卻斷頭惹議 東港鎮公所研擬「養護辦法」規範廠商

屏東縣東港鎮公所爲防颱積極修樹,不料卻引發質疑,民衆抱怨共融公園的樹遭「斷頭」,不但沒了樹蔭還不利樹木生長。(謝佳潾攝)

屏東縣東港鎮公所爲防颱積極修樹,不料卻引發質疑,民衆抱怨共融公園的樹遭「斷頭」,不但沒了樹蔭還不利樹木生長。(謝佳潾攝)

屏東縣東港鎮公所爲防颱積極修樹,不料卻引發質疑,民衆抱怨共融公園的樹遭「斷頭」,不但沒了樹蔭還不利樹木生長。(謝佳潾攝)

屏東縣東港鎮公所爲防颱積極修樹,不料卻引發質疑,民衆抱怨共融公園的樹遭「斷頭」,不但沒了樹蔭還不利樹木生長。(謝佳潾攝)

屏東縣東港鎮公所爲防颱積極修樹,不料卻引發質疑,民衆抱怨共融公園的樹遭「斷頭」,不但沒了樹蔭還不利樹木生長,爲此,公所除主動向森林城市協會取經外,還研擬「養護辦法」盼將廠商一次性的修樹工程轉變成長期照護樹木的思維。

東港鎮長黃禎祥指出,去年山陀兒颱風來襲,造成鎮內多處出現樹木倒伏的狀況,所幸未波及民衆,但也因此有了警惕,今年7月間不斷傳有颱風生成,公所爲防範樹倒情況再發生,在共融公園、光復路、成功路、博愛街等地積極修樹防颱。

不料公所修樹過後,不少民衆在地方臉書社團質疑,公所稱在修樹,但實則是把樹「斷頭」,共融公園的樹蔭更是被砍光了,光禿禿的樹幹不僅奇醜無比,還會影響樹木生長,這樣的修樹方法有問題。

對於民衆質疑,黃禎祥說,其實公所早已主動向愛樹團體森林城市協會取經,而經與協會理事長莊傑任詳談並實地勘查後,他發現除修樹大有學問外,與廠商的樹木修剪契約也要更精進,因爲不當的修剪可能會造成樹木死亡。

莊傑任指出,樹木的生長是靠葉子行光合作用、進而輸送養分,所以「斷頭式」的修樹法會導致枝條脆弱、傷口易潰爛,最嚴重還會致使根系死亡而倒伏,所以修樹應是針對「枯老病弱殘」的細枝,要全力保持它的自然樹型。

莊傑任還點出,種樹的重點是樹木可以遮蔭、降溫、淨化空氣,尤其是夏季時最有感,樹下的溫度總是比較宜人,但臺灣全年最熱的時節與颱風季是重疊的,都是在4至11月,所以若是一遇颱風就要修樹砍樹的話,其實可以直接不要種樹了。

莊傑任強調,護樹的重點在於根部,像打地基一樣,讓根往下扎得愈深愈穩,所以可以透過插入透水硬管協助樹根再向下生長。對此,黃禎祥說,共融公園內確實有幾棵樹因修剪不善而出現些許狀況,將依專家建議待觀察一段時間後,視情況插入透水硬管強化根系抓地力。

黃禎祥進一步表示,目前也正研擬樹木修剪作業發包合約規範,如禁止斷頭修剪、修剪傷口直徑應小於5公分並採「三刀法」避免撕裂等規定,修樹不應該是一次性的修剪工程,而應有長期照護的思維,目前屏東縣各鄉鎮尚未出現類似規範,希望東港推動後可以讓其他地方參考,全民一起護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