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轉淡效應 長照基金稅源達標難度增 全年達成率恐探設置以來最低

長照基金稅源,達標難度增。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財政部昨(28)日發佈統計分析,今年前九月各稅源撥入長照基金情況,其中遺產稅已提前達成全年預算目標,煙稅與煙捐呈低幅波動,贈與稅達成率轉緩,仍有機會達標,但房地合一稅因房市交易轉淡,達標難度升高;整體而言,今年達成率恐爲基金設置以來最低。

今年因房市景氣不佳,長照基金受房地合一稅徵收情況不佳牽制,但財政部指出,因遺產稅進帳頗豐,仍看好達成全年預算數,而整體基金財務狀況在各年收支相抵皆有結餘下,截至2024年底基金餘額爲2,040億元,尚屬穩健。

政府2017年設置長照基金,建構持續性財政支持機制,基金稅收來源涵蓋房地合一稅、遺贈稅、煙稅及煙捐。開設以來至今年9月止累計撥入6,197億元。

其中房地合一稅自2022年起躍居最大來源,2024年更佔近三分之二,2025年雖受今年房市景氣影響,恐不易突破前高,但預估佔比也將逾六成,長照基金稅收來源以房地合一稅爲大宗的態勢確立。

分析走勢,撥入長照基金額度走勢與房地合一稅亦步亦趨,2024年達816億元創高、年增幅46.8%,隨住宅基金獲分配比率提高,今年前九月房地合一稅撥入長照基金減幅擴大爲11.5%。

從各縣市撥入長照基金之房地合一稅觀察,近年因重劃區、捷運、科技產業進駐等議題加持房市熱度,六都合計貢獻率均超過八成,又以臺中市最多,2024年爲150億元,其次爲新北市且首度超越臺北市。

以近四年(2020與2024年相比)成長來看,新北市增8.2倍最大,桃園市增6.2倍,六都以外,新竹縣市各增6.1倍、6.6倍,財政部分析,主要與臺北市高房價人口外溢、科技產業羣聚效應等有關。

另外長照第二大稅源爲煙稅及煙捐,但近年因健康意識擡頭,消費行爲轉變與煙品替代效應,佔比逐年下滑,2024年尚在二成左右。遺產與贈與稅因適用累進稅率15%及20%的高資產案件挹注,對基金財務形成重要支撐,2020至2024年間所佔比重約15%至18%,以臺北市貢獻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