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人人喊崩...但建商卻都搶買地!專家:對大開發商來說是珍稀資源特賣會
房市示意圖。記者蘇健忠/攝影
雖然近期房市氣氛低迷,若只看媒體報導,你會有一種房價即將「崩盤」的感覺,然而「春江水暖鴨先知」,如果房地產市場真的即將進入大幅修正階段,加上央行持續限貸政策,那建商應該要全面縮手保留現金以備寒冬,然而近期觀察建商卻反向出現獵地動作,或是授權或調高開發額度: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興富發,在6月股東會上,公司表示因資金緊縮,將暫停購地,以都更合建的方式取代,但實際上卻是透過個人或子公司名義出手,佈局地點鎖定臺中、高雄,也顯示興富發對此兩地發展仍高度看好。
因此儘管短期臺灣房市氣氛低迷,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但開發商或建商其實都清楚,目前房市的清冷源於央行直接從源頭關住資金水龍頭,而非景氣嚴重惡化,因此當優質地段的地主態度因市況而軟化,不再待價而沽,開發商還是會果斷出手,搶佔珍稀資源。
所以你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央行強力執行「限貸政策」,直接受創的似乎是中小型建商與其購屋者,但對手握資金的上市櫃或大型建商,反而提供了搶入優質地段的良機,如果你認爲臺灣房市會開始像日本一樣,房價僅剩都會區會漲,那現在買入都會區優質地段的建商,是否仍將是行業中的長期贏家?
從這個角度思考,央行打房到底幫了誰?國家的住房政策沒有從「供給面」着手,反而只是透過資金面壓抑「需求端」,甚至綁定限制轉售政策來同步壓抑「供給端」,真的能讓臺灣房地產市場健康化嗎?或許過去歷史已經給了提示。
◎本文內容已獲 邏輯投資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