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冷建商大撤退 專家:北臺灣520檔期推案量慘縮27%

520檔期將至,房市卻陷寒冬。住展雜誌預估,北臺灣本檔期推案量僅剩1926億元,年減幅達27.2%,創近年最大跌幅。專家指出,建商普遍採取避險觀望策略,其中臺北市更驚見推案腰斬六成,創下最大退場潮,不僅無百億元大案,半數行政區掛零,新北、桃園亦同步緊縮。在總體經濟不確定、政策干擾陰霾猶存,加上買氣低迷,建商延案態勢鮮明,全年房市冷風恐已成定局。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近年520檔期表現與總體環境息息相關。2020年因史上大降息,2019與2024年臺股熱絡,建商推案曾突破兩千億元;反觀2021至2023年,及去年9月,包括2021年的房地合一稅2.0與預售屋實價揭露、2022年央行連續升息、2023年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上路,和2024年9月的寬限期限制措施,再加上銀行房貸放款緊縮,都波動此檔期供給量,建商保守以對。

觀察臺北市不同行政區,陳炳辰表示,今年臺北市推案僅248.5億元,年減59.3%,無百億元大案,僅大同區「毅聯涼州街案」達50億元,各行政區中以中山區3案爲最多,另有信義、松山、中正、南港、士林、內湖等6區掛零,高房價環境下買氣乏力,建商進場保守。

另外,新北市年減294.6億元,推案量約928億元,雖有中和「左岸明珠」、新店「寶鈺」、三重「甲山林市政帝寶」等三案突破百億元,撐起市場,但多數行政區如永和、土城、蘆洲、樹林、五股無新案,整體氣氛保守。

桃園市推案量約588億元,年減幅15.9%,以「長耀辰」爲唯一百億案,其他如「福樺春天」、「皇普MOMA-悅慕」爲少數亮點,多數區域案量未達50億元,推案區域與數量明顯縮水。

宜蘭地區非房市熱區,本檔期僅推出25.8億元,年減幅28.5%,多爲內需導向,推案動能原就有限。

新竹則逆勢增量至136億元,年增75.3%,但因去年基期偏低,實際僅有7案,指標案爲新豐鄉富宇建設新案,其餘案量體不大,竹北無新案,東區僅1案,建商多采觀望策略,聚焦去化餘屋。

陳炳辰指出,建商延後推案情形明顯,不乏從329檔期延至520,甚至再延觀望。包括桃園青埔、新竹東區、基隆中山區、新北林口與臺北中正區等原具指標意義的大案皆選擇按兵不動。雖然關稅大戰暫歇、股市回檔,但總經變數仍多,臺幣升值及潛在利率變動也增添不確定性,預估全年房市恐難翻轉,2025年冷風難止。

近兩年北臺灣各縣市 520檔推案量比較。圖/住展雜誌提供

住展雜誌預估,北臺灣本檔期推案量僅剩1926億元,年減幅達27.2%。圖/住展雜誌提供

2025年北臺灣520檔期推估百億元以上指標案。圖/住展雜誌提供

近年北臺灣 520 檔推案量統計。圖/住展雜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