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降溫後…首購族議價糾結:去年瘋搶、今年要入手嗎?
雙北中古屋議價拉鋸戰,房價回不到過去,但首購族壓力仍大。不少網友建議「想住臺北只能接受現實」,但也有聲音呼籲「不要將就,寧可多觀望」。示意圖/朱曼寧 攝影
今年房市不如去年火熱,但對於想買中古屋的首購族來說,議價與心理關卡仍是一大難題。一位網友在雙北看房經歷,引起不少共鳴與討論。
發文者分享,去年七月時看中一間權狀30坪的物件,原本考慮85萬/坪下斡,但最後有人直接以90萬/坪創新高買走;沒想到下半年同社區還出現90-91萬/坪實登。
今年一月,仲介又通知同棟樓上有屋出售,但開價高達110萬/坪,原PO直接拒看...經過半年,該屋降價至90萬/坪,仲介表示「這價位有機會成交」。
原PO雖然心動,但堅持88萬/坪才願意下斡,最終因價格談不攏作罷;雖然兩者差價60萬,以房貸來看壓力有限,但原PO心裡仍卡關:去年最熱的行情是90萬/坪,現在市況明顯轉冷,卻還要用最高價買單,難以接受。
對於原PO的心態,不少網友給出不同建議與觀察。
有網友鼓勵把握時機,認爲「你再等再想下去,之後可能就變130、150、170、200/坪了,到時候是真的買不起了」。也有人直言買方難處,「央行貸款限縮,最大受害的只是買方而已…買方可以透過兼職、自媒體、加班、家裡支助,肯努力一定有方法湊到現金」。有的則指出房價下跌也不代表容易下手,「所以房價跌反而沒人要買…」,亦有網友分享類似經驗:「我也是跟你很像…最近下斡也是快到歷史高價就不想再跟了」。
此外,部分網友建議,若想住臺北只能接受現實「想要住臺北就沒辦法,資源多就看好,也建議可以往郊區買」。有人也點出現況的矛盾,「熱盤的時候哭說仲介態度差,冷盤又要耍大爺,這波冷盤買方積一年了,累積越久到時候衝出來的力道越強」。也有網友提醒「不要將就」,建議可以多觀察市場;另外還有留言認爲政策纔是關鍵,「你就觀察政策,房貸政策沒鬆綁,房價完全不會漲,如果就那麼剛好股市崩盤,那房價就會有甜甜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