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攀高 美國人買不起豪宅只能買小宅
鍾情獨棟住宅的美國人,在房價攀揚的影響下,只能被迫選擇聯排住宅。美聯社
隨着房價持續攀高,美國人正放棄住豪宅的美夢,房子愈換愈小。
金融時報報導,根據Realtor.com與聖路易聯準銀的數據,今年3月,全美待售房屋的平均面積爲1,800平方英尺(約50坪),比2020年3月縮減7%。另據人口普查局,2024年,全美營建中的房屋平均面積已降至2024年來最低。
受利率、保費上漲及法規限制影響,許多地區新屋營建成本飆增。有能力買得起新房的租屋族人數也減半。
川普總統發動的貿易戰,若導致木材、銅等營建材料大漲價,可能爲房市帶來新一波逆風。美國約25%-30%的營建用木材來自加拿大,而木材今年來已漲價約16%。
日本盛行的「小宅」趨勢已蔓延到美國。就連在「什麼都大」的德州,議員也試圖撤回基地最小面積相關規範,以利小宅興建。德州副州長派翠克(Dan Patrick)支持這項提案,他說,2019年到2023年,德州房價中位數大增40%至33.5萬美元。
非營利社福組織Project Bravo執行總監龐絲(Laura Ponce)表示:「新建的房屋正蓋在狹小土地上,只能停得下一輛車」,而且一個家庭往往必須靠二至三人合力才能購屋。
隨着新冠疫情走入歷史,美國人對家庭健身房與居家辦公空間的需求也消退,現在,可能連車庫也得捨棄。住房研究機構Zonda首席經濟學家沃夫(Ali Wolf)表示:「主因出在房屋可負擔性。在結構性轉變下,我們會看到房屋愈來愈小。」
她說,儘管房屋尺寸縮水,但「不見得更便宜,因爲營造成本已全面大幅上漲」。
此外,房貸利率居高不下,在4月,30年期房貸利率仍達6.67%。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表示,只有約20%租屋族能負擔這樣的利率水準;相較下,在房貸利率約3.9%、房價便宜約三成的2019年,有42%的租屋族有能力負擔。
鍾情獨棟住宅的美國人,在房價攀揚的影響下,只能被迫選擇聯排住宅。(路透)
今年3月,美國待售房屋的平均面積爲1,800平方英尺(約50坪),比2020年3月縮減7%。(美聯社)
鍾情獨棟住宅的美國人,在房價攀揚的影響下,只能被迫選擇聯排住宅。(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