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和打擊非法金融 監管將有序壓降存量風險
本報記者 慈玉鵬 北京報道
近日,2025年防範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部際聯席會議全體(擴大)會議暨打擊非法集資專項行動推進會議召開。該會議指出要進一步健全防非打非工作機制,有序壓降存量風險,全力破解處置難題,持續鞏固提升成果。
《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瞭解到,近年來防非打非工作取得顯著成果,目前難點主要在非法金融活動線上化、跨境化,同時虛擬資金交易較多、追查流向難度大;另外,公衆風險防範意識仍需不斷加強。
增量風險反彈壓力須重視
聯席會議召集人,金融監管總局黨委書記、局長李雲澤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楊春雷,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陶玲,中國證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李明等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參會。
會議指出,2024年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防非打非工作的決策部署,堅持整體推進,強化協同聯動,狠抓工作落實,統籌協調、齊抓共管、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格局初步形成,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依法治理的效能不斷提升。但是,受內外部多重因素影響,存量風險暴露壓力仍然較大,增量風險反彈壓力不容低估,防非打非工作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某華北地區銀行人士表示,近些年非法金融活動不斷迭代,目前來看,社交媒體平臺、短視頻、App等正逐步成爲非法金融活動傳播的渠道,擴散性增強;同時,犯罪分子也逐步向跨地域線上操作發展,處置難度不斷增大。
該人士表示,近年來監管及銀行的線上技術能力及全鏈條治理能力不斷增強,機構亦會不斷定期開展宣傳活動,增強企業及個人的防範意識,取得了一定成效。
健全防非打非工作機制
會議要求,要進一步健全防非打非工作機制,堅持“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業必須管風險”,着力提升齊抓共管工作效能。要有序壓降存量風險,全力破解處置難題,持續鞏固提升成果,紮實推進專項行動順利收官。要把嚴市場準入關口,完善監測預警體系,健全行政處置機制,強化宣傳教育引導,持續深化綜合施策源頭治理。要堅持穩字當頭,切實做好安全穩定各項工作。
目前防非打非有幾個難點,金融監管專家周毅欽表示,一是非法金融活動內容迭代快,有電子化、跨境化的趨勢。比如有的非法平臺利用虛擬貨幣、NFT、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概念進行僞裝,把平臺服務器、資金池設在境外,通過加密貨幣進行洗錢,隱蔽性強,資金追查難度大。二是存量風險化解與金融維穩的平衡。非法集資等案件涉及大量賬戶,其中不少是通過虛擬資產或地下錢莊進行資金轉移,追查資金流向難度大。而且有些案件涉及羣衆較多,其中不乏老年人、低收入羣體,維穩壓力較大。三是公衆風險意識仍然不足。部分羣衆尤其是老年人、低收入羣體對非法金融活動的識別能力比較弱。我們也要意識到傳統的宣傳方式對老年人、低收入、農村地區、新市民、投資經驗尚淺的年輕人等各類羣體的滲透不足,警示教育效果有限。
操作上,周毅欽對於提升公衆風險意識方面的宣傳提出幾點建議,針對老年人羣體,建議聯合社區、街道、居委、退管委等各類組織開展“防非講堂”,同時加強對子女的宣傳教育,鼓勵其多與父母溝通交流,特別是喪偶老人,要給予更多關注,進行家庭內部風險教育。針對農村地區、低收入、新市民等羣體,可以結合其工作、生活場景進行普法宣傳教育,例如在勞務市場、城中村、大食堂、快遞櫃、銀行ATM機等場所進行防非提示。也可以加強對居委會社工、村支書、外賣站長、網約車管理員等羣體進行培訓,通過他們多與居民、同事、員工進行溝通交流,幫助他們及時識別風險。針對年輕人羣體,宣傳方式可以偏向於短平快的方式,例如可以在社交平臺投放防非短劇、防非動畫、防非小遊戲等方式,更貼近於年輕人青睞的方式來普及教育。
(編輯:朱紫雲 審覈:何莎莎 校對:燕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