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詐騙破口 立委籲加強監管境外虛擬貨幣商
立委李坤城13日於財政委員會中關切《虛擬資產服務法》修法進度,以及目前國內洗錢防制登記與許可情形、境內外幣商管理與消費者保護等問題。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說明,《虛擬資產服務法》目前正由行政院審查中,相關部會意見已進入整合階段,預計很快完成審查程序;新任政委上任後已完成簡報與溝通,不會影響進度。
李坤城盼儘可能於本會期將法案送交立法院審議,加速虛擬資產管理制度的立法進程。
李坤城提到,截至9月底已有9家虛擬幣商業者完成洗錢防制登記並獲得許可,另18家則因不合格而不得繼續營運,違者將面臨2年以下刑責。
對於境外虛擬資產交易平臺佔我國投資人交易量高達約七成的情況,李坤城質疑,我國是否能有效管控未在國內落地的國外幣商,以及此一「網路無國界」情形是否會成爲詐騙的破口。
彭金隆表示,目前我國監理架構並沒有區分「境外境內」,若業者欲在臺灣提供服務,就必須在臺登記並取得許可。然而,對於僅在境外運作、未在臺灣落地之平臺,就無法在臺灣進行營運,也無法與國內金融機構合作。
彭金隆強調,政府將持續以綜合管理概念推動國內法制與跨國合作,防堵詐騙與資金外流風險。
此外,李坤城提及,美國總統川普上週針對「中國稀土管制」對國際市場與我國股市之影響,並進一步詢問國安基金是否介入?或是因爲臺股基本面較好?還是投資人已對此類國際事件「產生免疫」?
彭金隆回應,短期市場波動多爲「訊息面」影響,且我國自4月2日以來已歷經多起相類經驗,投資人及資本市場逐步展現吸納訊息後迴歸基本面的特性。
彭金隆指出,從今日股市走勢觀察,臺股整體表現顯示資本市場相對理性,投資者可以消化各種外部訊息並做出判斷;同時也說明我國股市目前呈現以高科技、IC產業爲主之上漲趨勢,而周邊國家股市在同一消息面下也並未出現與美國完全一致的大幅下跌反映。
李坤城關心到我國股市創新高之同時,傳統產業面臨放無薪假的企數量增加、就業與產業間差距擴大的隱憂,擔心股市榮景可能集中於少數科技業,是否有出現「非理性繁榮」的前兆?
對此,彭金隆表示,產業結構分化的現象不僅限於臺灣,亦是全球多數市場面臨的課題;他強調政府正推動包括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等策略,期望以金融業與其他新興產業成爲平衡經濟的力量,並努力讓更多產業提升競爭力,達到較爲均衡的產業發展與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