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合一稅申報錯誤...恐補繳更多!一弄錯就是幾十萬、「3原則」避免踩雷
房市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小心!房地合一稅申報錯誤,不只補稅,還可能被國稅局盯上。最近國稅局抓到兩個「房地合一稅申報出包」的案例,都是因爲把「不該算的錢」算進去,結果被要求補稅。
第一個例子:小明繼承了爸爸的房子,他去報稅時,把契稅、印花稅、登記費都算進成本,結果被打槍,因爲這些錢是爸爸買房時付的,不是小明自己出的,不能算。
第二個例子:阿杰買了一塊農地,沒有真的農用就賣掉,報稅時,他把前任地主那十年的土地漲價,也算進去。國稅局查出來表示,前手的漲價不關他的事,他只能算自己持有那幾年的。結果,阿杰補了15萬稅金。
其實規則很清楚:只有你自己實際付過的錢,才能算成本。只有你持有期間的漲價,才能算減項。
那要怎麼避免踩雷?很簡單:
房地合一稅一出錯就是幾萬、十幾萬的補稅,白忙一場,嚴重還有可能重新被檢視成本,造成自己麻煩。不要貪快亂報,以爲能少繳稅,最後反而繳更多。
◎本文內容已獲潘柏彥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