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疫苗代表被提名下一任美國衛生部長

11.16知識分子The Intellectual

2024年11月14日,特朗普宣佈提名小肯尼迪爲新的衛生與公衆服務部(HHS)部長。小肯尼迪是著名的反疫苗人士,發表過大量反智反科學言論。他被提名HHS部長,不僅代表了相對特朗普1.0,特朗普2.0在美國醫療、健康政策上的重大轉向,也是對科學界、醫學界的重大威脅。說這是美國健康領域的至暗一刻並不爲過。

撰文 | 周葉斌

小肯尼迪,全名Robert F. Kennedy Jr,美國媒體有時候就叫他RFK Jr,美國前司法部長羅伯特·肯尼迪之子。小肯尼迪出生於1954年,9歲時叔叔肯尼迪總統遇刺身亡,14歲時,父親,當時的紐約州參議員羅伯特·肯尼迪遇刺身亡。由於經歷了多起家庭悲劇,小肯尼迪很小就通過濫用藥物尋求解脫,16歲因攜帶大麻被捕,先後被兩所寄宿學校開除。後來小肯尼迪延續叔叔與父親的腳步,進入哈佛讀法律,但在那個時候也是吸毒,被同學稱爲毒販。

1982年,年僅28歲的肯尼迪就任曼哈頓的助理檢察長,但僅一年,因爲沒有通過律師資格考試,不得不辭職。1983年,小肯尼迪還因攜帶海洛因被捕,並被判了兩年的緩刑與社區服務。

這次判刑卻改變了小肯尼迪的一生。一方面緩刑要求他接受戒毒治療,據他說,這讓他結束了長達14年的海洛因濫用。另外,更重要的是,他到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做志願者,讓他接觸到了環保,可以說找到了人生追求。後來他到致力於改善紐約著名河流哈德遜河的環保組織Riverkeeper做志願者,成爲該組織的律師。他的一系列訴訟,對哈德遜河的環境改善乃至樹立美國對水域環境治理的標準,都有着重要作用。

爲此,小肯尼迪曾經是08年奧巴馬政府的環保署署長候選人之一。非常遺憾的是,2010年以後,小肯尼迪逐漸由環保戰士蛻變成了反疫苗運動代言人。2015年,他加入了反疫苗組織Children's Health Defense。這個組織前身叫World Mercury Project,因爲部分疫苗裡使用的少量硫柳汞防腐劑,宣稱疫苗對兒童有害。實際上科學研究都證明了微量的硫柳汞不會對健康產生威脅。

小肯尼迪後來成了Children's Health Defense的主席。新冠疫情期間,小肯尼迪帶着Children's Health Defense飛速發展,成了主要的反疫苗聲音,大量散佈疫苗導致自閉症,氯喹、伊維菌素可以治療新冠等不實信息。

可以看到,小肯尼迪不僅沒有醫學背景,而且長期散播不實信息、陰謀論,這樣的人被提名HHS部長,可以說是美國非常荒唐的一幕。

2024年總統大選中,小肯尼迪一開始是對拜登發起初選挑戰,失敗後決定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但在24年8月他宣佈退選並表態支持特朗普,條件就是在未來政府的健康決策裡要扮演重要角色。而不同於基本在重複8年前口號的經濟、移民等方向,在健康領域,特朗普從競選時期到勝選後,在多個場合明確表示支持他這次選舉的小肯尼迪將扮演重要角色。要讓小肯尼迪在健康領域go wild(爲所欲爲)。

小肯尼不僅與當下拜登政府的健康官員們相去甚遠,與特朗普1.0時的幾位主要健康領域官員也有着完全不同的背景。

特朗普首次當選時,HHS部長爲Alex Azar,法律背景,在小布什政府時期進入HHS,在小布什連任後成爲HHS副部長。07年辭去HHS職務後任職製藥巨頭禮來十年。

當時的兩任FDA局長,分別爲Scott Gottlieb(2017-2019)與Stephen Hahn(2019-2021),Gottlieb辭任後,時任NCI主任Norman Sharpless曾短暫代理FDA局長。Gottlieb在成爲FDA局長前,做過臨牀醫生,在FDA與CMS(聯邦醫療保險與聯邦醫療輔助計劃服務中心)任職過,後進入醫療投資。Stephen Hahn則是著名的放射科醫生,成爲FDA局長前爲MD Anderson的首席醫學官。CDC主任Redfield,研究HIV病毒出身。

從上述特朗普首次執政時與醫藥行業相關的政務官背景來看,當時極爲反傳統的特朗普,選擇的健康領域官員卻極爲傳統。考慮到新冠疫情中,特朗普與當時傳統醫學科學出身的FDA局長Stephen Hahn、NIAID主任Fauci產生嚴重矛盾,特朗普在2.0版政府裡靠近小肯尼迪的醫學觀點並不令人意外。

相對這些傳統科學背景或者至少不反科學的官員,小肯尼迪被提名HHS部長代表了特朗普2.0政府在健康尤其是公衛方面與1.0時比,發生了重大轉向。這種轉向可能給美國公衆帶來最直接的健康威脅。

畢竟四年多前,正是這些傳統的健康官員堅持科學原則,才讓FDA、CDC等機構維持了按科學證據做推薦,沒有讓塵囂甚上的反疫苗陰謀論、氯喹伊維菌素能治療新冠等僞科學造成更大危害。

HHS,美國的衛生與公衆服務部,是所有美國政府部門裡預算總最大的部門之一,2025財年HHS的可自由支配開支預算高達1300億美元,僅次於國防部。

HHS有那麼高的預算,很重要的原因是它下面有多個與民衆健康密切相關的機構,像FDA,CDC都是HHS下旗下。HHS部長無疑是健康領域的要職,而小肯尼迪擔任這個職位,也會帶來多重威脅。

首先,美國監管藥品與食品的部門,FDA,是歸HHS管轄。而FDA的職責包括批准、審覈藥品,監管市場上的保健品、食品安全,每一項都與民衆健康息息相關。HHS部長的位置讓小肯尼迪有機會干預FDA的工作。而小肯尼迪還明確表達這種干涉傾向,他曾在採訪中表示要消除FDA的整個營養部門。

目前FDA審批新藥上市的經費大多來自藥企申請藥品上市的註冊費,獨立於政府預算。這種註冊費制度保證了FDA有足夠的人手,可以及時完成複雜的藥品監管審理。可小肯尼迪卻表示要取消註冊費制度,若得以實行,可能嚴重拖延新藥上市的速度,威脅患者利益。

其次,CDC隸屬於HHS。作爲最重要的公衛部門,CDC的ACIP(免疫規劃委員會)負責疫苗的推薦。而只要是ACIP推薦的疫苗,美國的醫保基本都會覆蓋。而CDC也是目前最需要擔心的,因爲ACIP的委員由HHS部長任命。反疫苗的小肯尼迪一旦掌管HHS,完全可以通過任命與他想法類似的人進入ACIP,嚴重威脅美國的免疫規劃。

小肯尼迪最近還表示要從飲用水中清除氟。在飲用水中加入少量氟,大幅降低了蛀牙率,被認爲是美國曆史上最突出的公衛成果之一。小肯尼迪卻錯誤地宣稱添加氟導致癌症,威脅孩童智力水平。實際上,美國飲用水普遍添加的氟劑量極低,完全在包括WHO在內各健康機構認定的安全範圍內。從反對添加氟,也能看出小肯尼迪可能會推行反公共健康科學共識的政策,危害民衆健康。

再次,全球最重要的生命科學研究機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也在HHS旗下。小肯尼迪已經宣稱要開掉600名NIH員工。很多最新的藥物、治療方法,表面上看是某某藥企做出來的,但追本溯源,大多有NIH的基礎研究的影子,甚至在後期研發裡也離不開NIH的協助。像是新冠疫情期間起到關鍵保護作用的兩個mRNA疫苗中,Moderna的新冠疫苗整個研發過程都獲得了NIH的大力支持。過去,NIH的工作基本不受到美國政壇變化的干預。小肯尼迪若是打破該傳統,對全球健康領域都是嚴重隱患。

04小肯尼迪廣泛的反科學反智思想

真正讓小肯尼迪擔任HHS部長這一要職異常危險的,是他長期的反科學反智傾向,參考他10月25日在社交網絡上發的貼子:

該帖子中,小肯尼宣稱FDA對公共健康的壓迫即將結束,包括那些對致幻劑、多肽、幹細胞、生牛奶、高壓治療、螯合物、伊維菌素、氯喹等這一系列有益健康的東西的打壓。

伊維菌素、氯喹是重複新冠疫情期間這兩個藥物有治療新冠作用的不實信息。他說的多肽、幹細胞也不是指正經的獲批藥物,而是類似打幹細胞、膠原蛋白有抗衰老功效等虛假宣傳。

可以看出小肯尼對藥物的看法並不基於科學,受很多類似順勢療法等僞科學的影響。頗爲諷刺的是,2017年,特朗普1.0時期的FDA局長Scott Gottlieb提出加強針對順勢治療藥物的監管,FDA也發出多封警告函,要求一些不安全的順勢療法下市。如今很可能出現完全相反的局面。大量打着天然、自然的假藥不必擔心監管部門的審視。這在小肯尼迪等人看來可能是讓美國再次健康,但其實是讓美國生病。

食品領域,雖然RFK提倡健康飲食這些不違反科學的原則,但在具體方案、辦法上,他往往會陷入反智圈套。像他提到的生牛奶就很能反映一個思維模式,所謂天然就是好。

生牛奶是指未經巴氏消毒的牛奶,一些人認爲生牛奶有特殊的營養。但這並不符合事實。實際上,牛奶很容易被細菌污染,未經巴氏消毒的生牛奶蘊藏着巨大的安全隱患。根據CDC統計,1998到2018年間,美國發生了202起生牛奶導致的疾病暴發,而這還只是上報的數據,存在低估,因爲大部分相關食物中毒根本不會報告到CDC。

此外,小肯尼迪還說過無線網絡導致癌症,艾滋病不是HIV感染引發等各種反科學言論。顯然,小肯尼迪的健康觀點,以及他和特朗普鼓吹的讓美國再次健康(make America healthy again),建立在大量的不實信息之上,一旦變成政府決策,危害無窮。

在所有反科學反智言論中,小肯尼迪最持之以恆,也最令人擔心的無疑是反疫苗。這方面,他甚至可以說是雙手沾滿了鮮血。

2019年,人口僅20萬的太平洋島國薩摩亞暴發麻疹,造成5700例疾病,83人死亡。當時薩摩亞6-11個月的嬰兒裡20%感染了麻疹,每150名嬰兒就有1人死於麻疹。

這次麻疹暴發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當地麻疹疫苗接種率從2017年的74%突然下降到了2018年的34%。

爲什麼接種率會如此下滑?這要追溯到此前當地護士一次操作失誤,將麻醉劑誤用於稀釋疫苗,導致兩名孩童不幸身亡。而小肯尼迪爲首的反疫苗人士抓住機會,大肆傳播疫苗有嚴重危害,可以致死的虛假信息。

這就是小肯尼迪在健康領域go wild(爲所欲爲)的歷史成績。此前特朗普過渡團隊的成員都承認小肯尼迪主管健康領域後,可能將疫苗下架。據稱,小肯尼迪說要檢驗疫苗的數據,只要給他數據,就能證明這些疫苗不安全,製藥公司將不得不下架疫苗。

可他鼓吹的疫苗導致自閉症早已被科學界證僞。而小肯尼迪此前領導的反疫苗組織Children’s Health Defenses散佈過大量虛假信息,還起訴反駁這些不實信息的媒體機構。

執掌HHS,拿到疫苗安全性“數據”後,真能指望他會誠實宣佈科學界早就知道的事實:上市的疫苗安全性有保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兒童疫苗接種每年避免的死亡在400萬以上,而小肯尼迪在2023年還宣稱沒有一個疫苗是安全的。他領導HHS,將是的公共健康的巨大威脅。

小肯尼迪還在幫特朗普篩選健康相關職位的官員候選人簡歷。物以類聚,人以羣分,當小肯尼迪被提名HHS部長時,下一任的FDA局長、CDC主任、NIH主任又會是什麼樣的人?

必須承認,小肯尼迪說的一些原則表面上沒有問題,比如中止藥品監管機構與製藥行業的旋轉門,減少對健康有負面作用的深加工食品。這些說法擊中了我們對當下健康政策、行業管理的擔憂,很有誘惑力。

但是解決或改善我們面臨的健康挑戰需要建立在科學之上,追隨小肯尼迪這樣的反智反科學思維,只會是緣木求魚。

以藥品監管與製藥業的旋轉門爲例。確實有太多FDA高管跳槽企業或與企業交流過度的案例,嚴重威脅民衆對FDA獨立性的信任。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製藥業的複雜性意味着無論是監管部門還是產業界,都需要有綜合背景的人才。

以特朗普的首位FDA局Gottlieb爲例。在他就任前,美國公衆的一個普遍擔憂是Gottlieb作爲風投人與產業界有着極爲密切的聯繫,是否會過度爲醫藥企業站臺。可上任後,Gottlieb過去廣泛的政府、產業界經驗帶來了高度合作的管理方式,獲得各方認可。他開創了因成癮風險大而下架阿片藥物的先例,推遲新的菸草類產品上市審覈並開啓對尼古丁含量監管,這些一方面有着政府健康部門出身不畏懼對產業界動手的態度,另一方面也帶有產業界敢於使用新辦法、定新規矩的特徵。

我們需要更好的機制來維繫FDA等部門的獨立性,但我們不需要小肯尼迪那種偏頗、倒退的管理思維。

小肯尼迪被提名HHS部長,我們不得不擔憂當健康部門的最高級別官員反科學,宣揚陰謀論,普通民衆又能從那裡獲得可靠的健康建議、醫學指導?

這又怎麼可能是讓美國健康呢?這其實是美國科學界、醫學界黑暗的一刻。

參考文獻:

1.https://www.vox.com/health/385541/rfk-jr-trump-hhs-vaccines-fluoride

2.https://www.reuters.com/world/us/rfk-jr-is-reviewing-resumes-top-trump-health-jobs-sources-say-2024-11-09/

3.https://endpts.com/biotech-industry-worries-over-potential-for-rfk-jr-ally-as-fda-pick/

4.https://www.nidcr.nih.gov/health-info/fluoride/the-story-of-fluoridation

5.https://www.nih.gov/news-events/news-releases/statement-nih-barda-fda-emergency-use-authorization-moderna-covid-19-vac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