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貪典範?腐敗其中 且看賴政府威權如何進化

「腐敗:獨裁者與他們的產地」書影。 圖擷自博客來網站

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布萊恩.卡拉斯在著書「腐敗:獨裁者與他們的產地」中警告說,有些掌權者努力學習威權,而變得更濫權,是因他的策略進化了,使政府更擅長掩飾真相與腐敗。下列臺灣環境現況,或可窺知執政者策略進化的端倪:

其一,前總統馬英九日前到內政部移民署接受約談,其理由是馬英九基金會去年底邀請大陸大學師生團來臺訪問,其中一位女大生團員受訪時,恭喜中華隊獲得棒球世界冠軍,而說出「中國臺北」名詞。有媒體認爲,公部門過於小題大作;同時,也推測馬辦被約談之舉,恐是政治風暴來臨前的醞釀。

其二,賴政府近日要求全體軍公教人員具結沒有領用大陸身分證件等,已有在野人士認爲具結之舉違法,媒體評論說「臺灣距離過去的戒嚴時代還有多遠」?

前兩項作爲,顯現賴政府樹立「抗中保臺」威權的立意,也透露出抗中作爲的進化。其進化策略已由口頭告誡(或稱宣告),漸進至具體遏止的層次;從前蔡政府說「沒有一個人,必須爲他們的認同道歉」,如今無論大陸大學生的言論,或者臺灣藝人赴陸發展而被動配合北京的言語,都已被操作而進化至國安層級。

其三,國際透明組織(簡稱TI)二月時公佈二○二四年全球清廉指數,臺灣得分六十七分,全球排名廿五。有媒體以「臺灣上升至廿五名歷來最佳」爲題報導這則新聞,筆者要釐清的是,二○二二年臺灣得分六十八分,但二○二三年退步一分爲六十七分,二○二四年與二○二三年同分六十七,近兩年的六十七分與二○二二年相比,是退步或稱沒有進步,何來「歷年最佳」呢?媒體資料還引用公部門的一段話,這段話是「臺灣推動機關採購廉政平臺成爲全球反貪典範」,但去年監察院就農業部進口雞蛋弊案指出,至少浪費民脂民膏五億多。

臺灣近兩年清廉得分比二○二二年退步,但排名卻上跳三名到廿五名,最大主因是臺灣與奧地利及法國三國的得分均爲六十七分,同列廿五之故。請問,清廉真的是歷年最佳嗎?小小蛋荒都束手無策,「全球反貪典範」之說又豈能服衆?

賴政府重大行政施爲之時,請多透明揭露真相,尤其是經掩飾設計的施政策略,表面進化了,但腐敗極可能藏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