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斯:北京買俄油 川普擬對陸徵關稅
路透十日報導,美國副總統範斯向美國福斯新聞說,總統川普考慮因爲中國大陸購買俄羅斯石油,對中國徵關稅,但川普尚未做出任何確切決定。
川普六日才籤行政命令,就印度購買俄國石油再加徵百分之廿五關稅。這疊加對印度百分之廿五對等關稅後,印度輸美商品將面臨百分之五十關稅稅率。川普六日被問到中國會否同樣因買俄油遭到類似懲罰時,暗示確有此考量,表示「這有可能,但我不知道,現在還沒法告訴你們」。
美媒Politico九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一月回任後推動大幅調整關稅稅率,包括日本、南韓與印度的至少卅國砸數千萬美元聘請接近他的遊說人士,試圖藉此減免關稅,卻大多成效不彰。
美國與印度戰略伙伴關係論壇(USISPF)執行長阿吉認爲,目前華府領導高層似乎逐漸打破傳統行事方式,不只在商業上,外交也是,過去試圖施加影響力的模式似已行不通。
印度與加拿大砸大錢聘請遊說與公關公司,最後卻仍難逃高關稅。印度四月花一八○萬美元(約臺幣五四二○萬元)聘請和川普關係最親近的顧問之一米勒,仍因美印未談成貿易協議,以及因印度至今大買俄油,使印度輸美商品關稅大增至百分之五十。
相較之下,墨西哥雖只聘請一家律師事務所處理貿易事務,但總統薛恩鮑姆直接透過與川普私人關係溝通,結果美墨關稅談判先在七月卅一日獲延長九十天,期間關稅維持百分之廿五且多數輸美商品在美墨加協定(USMCA)下免稅,這顯示領袖間的直通更奏效。
一位共和黨遊說人士提到,與川普談判需改變思維,不該墨守成規,也不該對談判時的變化感到惱怒。該人士舉薛恩鮑姆爲例說,她以領袖間直接對話取代對抗,接受川普重塑雙邊貿易關係的前提,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