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內捲」奏效?陸光電企業第3季虧損改善 整體營收仍承壓

大陸太陽能光電產業「反內卷」初現成效,在經過長達1年全產業虧損後,隨着產業鏈價格企穩、企業主動降本增效,太陽能光電主產業鏈在第3季度實現淨虧損幅度顯著收窄,多數龍頭企業創下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最低單季虧損紀錄。不過從營收來看,太陽能光電裝機需求低迷導致營收規模下降的問題仍存在。

第一財經報導,21家太陽能光電主產業鏈上市公司中,14家企業第3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與上季相比正增長,其中,大全能源、雙良節能當季度實現扭虧爲盈,通威股份、隆基綠能、TCL中環等矽片、組件龍頭股與上季相比增幅均超過26%。

全產業在第3季度的反內卷力度提升,政策限制低價競爭,主產業鏈價格在跌破幾乎所有企業現金成本線後反彈企穩。尤其是上游的矽料和矽片環節,價格上漲帶來的毛利率修復最爲顯著。同時,面對尚未完全復甦的裝機需求,太陽能光電製造商企業以控制費用、提升生產效率作爲經營管理重點,部分公司的期間費用率得到有效控制。

虧損收窄之際,太陽能光電製造商受需求低迷影響,導致整體營收下滑的問題仍不容忽視。長江證券統計,2025第3季度太陽能光電組件出口68GW,按年增長13%,按月增長9%,但大陸新增太陽能光電裝機規模下滑明顯,合計29GW,按年、按月分別下降51%、81%。

數據顯示,光伏主產業鏈共計21家公司,2025年前3季度21家制造商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3,816.7億元,按年減少17.05%。整體營收規模下滑,主要是因爲今年2季度搶裝潮結束後,裝機需求表現低迷。

前3季度太陽能光電主產業鏈「虧損邊際改善、營收整體承壓」的經營表現,主要來自反內卷政策託底產業鏈價格,但供大於求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善。尤其是矽料的累庫壓力仍存在,10月份大陸多晶矽產量約13.7萬噸,按月增加6.2%,相比預期高出5.4%。

第4季度爲太陽能光電裝機傳統淡季,加上今年搶裝潮透支部分需求,市場對第4季度太陽能光電裝機預期普遍偏弱,預計電池組件訂單增量有限。InfoLink指出,隨着10月起需求開始回落,部分企業反映訂單不及預期。預計在大陸整體需求逐步收窄的情況下,組件價格將大致維持穩定。

大陸的太陽能光電主產業鏈,在經過長達1年全產業虧損後,隨着產業鏈價格企穩、企業主動降本增效,在第3季度實現淨虧損幅度顯著收窄。(圖/取自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