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別立馬做1事 醫:恐被心梗突襲
醫師陳榮堅提醒,千萬別在飯後立刻泡澡,尤其本身有血管狹窄或相關病變的人羣,恐因此引發中風或心肌梗塞。(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每當天氣轉冷,許多人就會想泡個熱水澡來暖身。然而,外科醫師陳榮堅提醒,千萬別在飯後立刻泡澡,尤其本身有血管狹窄或相關病變的人羣,恐因此引發中風或心肌梗塞。他建議,飯後至少間隔30分鐘~1小時再泡澡,纔是較爲安全的選擇。
醫師陳榮堅在個人粉專發文表示,飯後立刻泡澡可能對健康帶來危害,原因在於人體血液總量有限,進食後,部分血液會跑到消化道,以協助消化。若此時泡熱水澡,就會導致周邊血管會擴張。而人體最怕缺血的2大部位就是腦與心臟,萬一原本就有血管狹窄或相關病變者,很可能令突發缺血性中風或心肌梗塞風險增加。
因此,陳榮堅呼籲,千萬不要飯後立刻泡澡,吃飽後最好至少隔30分鐘~1個小時再泡澡,以免對身體造成負擔,亦可降低憾事發生的機會。
另外,心臟外科醫師袁明琦在《愛健康》YouTube頻道影片中分享,在冬天洗澡或泡澡時,務必要注意3件事。首先,在進入浴室前,應先檢查環境是否通風良好,因爲當水蒸氣、熱氣過於濃厚時,可能導致空氣稀薄,對人體呼吸系統產生影響,可以稍微打開門窗,讓一點熱氣排出去,以確保空氣流通。
其次,袁明琦說,在進行洗澡或泡澡時,要預期等會熱水會讓血管擴張並促使出汗,造成水分流失,因此可先適量補充水分,以調節血液循環並增加體內水分儲備。此外,進入浴室前也可稍微活動雙腳,促進血液循環,爲泡澡做好準備。
最後,袁明琦建議,洗澡時可從腳部開始沖水,它被稱爲「人體的第2顆心臟」,且過程中可稍微動一動,讓血液能夠循環起來。接着,從腳逐漸向上半部沖洗,當全身感到很均勻、頭也不昏時,再開始洗頭,就是標準又安全的洗澡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