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富雄心梗立馬做1事 成救命關鍵 醫:很多人忽略

前立委沈富雄自曝上個月因胸悶就醫,被診斷是心肌梗塞。(本報系資料照片)

前立委沈富雄自曝日前搭捷運時覺得胸悶,10分鐘都沒有改善,當下決定去急診,診斷是心肌梗塞,他的醫生朋友效率很高的幫他放2個支架,他住院兩晚即出院,隔週還能生龍活虎上政論節目。心臟內科醫師黃偉春表示,當有無法緩解胸悶、胸痛,即有可能是心肌梗塞,搶時效就醫可減少心臟肌肉壞死程度,沈富雄判斷正確,成爲救命關鍵。

沈富雄6日在《撞新聞》節目中表示,上月25日,他正要搭捷運去上趙少康的節目,已坐電扶梯下去了,他突然覺得胸悶,有一點要死、不祥的感覺,當發現胸悶已經有10分鐘,他決定不上車,又坐電扶梯上來,趕去了臺大急診處。

沈富雄指出,從那個點算起,到臺大醫師幫他把心血管支架放好,共2個小時,這在臺灣算是一個最好的典範,而他住院2個晚上就回家,隔週還是活龍一尾,能上政論節目,照樣健身,但運動能量大概只有平常的80%。

屏東基督教醫院副院長暨臺灣心肌梗塞學會榮譽理事長、心臟內科醫師黃偉春表示,心臟需要冠狀動脈供應大量的氧氣和養分,當冠狀動脈因血管阻塞,心臟即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與營養時,嚴重就會引起心肌梗塞,而出現心痛、胸悶、噁心、嘔吐、喘、冒冷汗等症狀,此時一定要儘快就醫。

黃偉春表示,心肌梗塞發生時,若沒有趕緊就醫打通血管,心臟肌肉會逐漸壞死,不僅可能喪命,即使救回也可能增加心律不整、心衰竭後果,沈富雄在出現無法緩解的胸悶典型症狀時,即馬上就醫,這是救命關鍵,但或許心臟肌肉還有些許受損,因此,運動能量纔會掉到剩下以往的80%。

黃偉春提醒,有些心肌塞患者,在出現胸悶,甚至胸痛情況下,即使距離醫院有段距離,仍自行開車、騎機車或坐計程車就醫,忽略於車程時,就陷入死亡危機,根據統計,心肌梗塞患者有3成會在就醫途中死亡,強調一旦有無法緩解胸悶、胸痛等疑似心梗症狀,要快撥119,爭取救命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