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紀念日條例》倉促立法 吳思瑤:別把問題丟給百工百業善後
▲表決前刻纔有再修正動議的最終修法版本,吳思瑤、麥玉珍爲此爭執。(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杜冠霖/臺北報導
立法院昨三讀《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新增包括教師節(9/28)、臺灣光復節(10/25)、行憲紀念日(12/25)、小年夜等4天國定假日,並將5月1日勞動節擴大爲全國放假日,合計「4+1」共5天新增假日。對此,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今(10日)表示,民進黨對增加假日也持正向以對的態度,包括五一全國放假、年假增加等,都在政策方案中。行政部門認爲不宜以立法的方式,而是以現有的《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更有彈性。而沒有共識的立法倉促上路,把衍生的問題讓行政部門及百工百業去善後,毫不負責。
吳思瑤表示,誰不喜歡放假?但問題沒有那麼簡單。《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立院倉促立法後,各界質疑的聲音開始浮現。這些問題,我們在討論的過程都不斷示警。這部法案的利害關係人太多,在爲快而快、爲立法而立法之下,全社會都面對衝擊。
吳思瑤指出,民進黨對增加假日也持正向以對的態度,包括五一全國放假、年假增加等,都在政策方案中。民進黨主張要全國一致,整體評估。不能顧此失彼,避免弊大於利,更不能造成不同羣體的失衡,及社會認同的對立。
吳思瑤透露,行政部門認爲不宜以立法的方式,而是以現有的《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即可進行,未來若要增減或調整,更具有彈性。《紀念日條例》共有25版本,提出33種紀念日、38種節日,放假日少則增加4天多則9天。很清楚的,各草案版本歧異甚大,完全沒有共識。國會都沒有共識,社會怎麼有共識呢?
對於相關修法,吳思瑤表示,沒有共識的立法,倉促上路,政治人物獲得了掌聲,把衍生的問題讓行政部門及百工百業去承擔、去善後,毫不負責。以爲「大放假」可以挽救「大罷免」,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國民黨從來不是爲勞工爲人民,充滿政治私心政黨盤算,臺灣人可沒那麼好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