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保新法上路2年!400專家齊聚研討 跨域守護被害人不孤單
▲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與臺灣高等檢察署共同舉辦「穿透馨生第一縷光—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暨實務研討會。(圖/記者黃宥寧翻攝)
記者黃宥寧/臺北報導
《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修正施行屆滿2週年,犯保協會與臺灣高檢署於7月10至11日舉辦「穿透馨生第一縷光」研討會,邀集全國近400位司法、醫療、社工、心理等專業人士齊聚,透過跨域對話與經驗交流,深化制度推動,共同強化即時、有感的被害人保護服務。
研討會首日由法務部黃世傑政務次長與衛福部林靜儀政務次長聯袂出席開幕致詞。黃次長強調,兒虐案件的偵辦與保護須仰賴「早期發現、即時介入、整合協助、持續關懷」的聯合防護網,新法實施以來,已逐步邁向即時、有尊嚴的服務模式,展現司法體系的溫度與效率。林靜儀次長則表示,當兒虐發生時,司法往往是守護兒少的最後一道防線,惟此防線必須仰賴醫療、社政、教育等跨專業系統齊心協力,才能真正還原真相、捍衛正義。
▼法務部保護司洪信旭司長,主持「我國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制度之深化與展望」引言 。(圖/記者黃宥寧翻攝)
本次研討會共規劃四大主題,涵蓋兒虐案件的司法早期介入、國民法庭挑戰、新法兩年實施成果,以及犯保協會在重大案件中即時服務的建構與反思。其中第四場由協會實際分享「高雄外籍母子車禍案」處遇經驗,從第一時間現場陪伴、跨文化溝通到返國協助,完整呈現無國界的全人關懷與制度落實,引發與會者深刻共鳴。
▲臺高檢侯千姬主任檢察官,主持「司法早期介入之重大兒虐案件偵辦」引言 。(圖/記者黃宥寧翻攝)
犯保協會董事長張斗輝表示:「新法施行後,協會致力推動『即時關懷,一路相伴』的保護理念,讓每一位被害人都不孤單。」他也強調,未來協會將持續扮演連結司法、醫療與社會的橋樑,打造「有感、溫暖」的保護體系。
此次研討會亦響應環保政策,全程採用電子講義,除中央與地方檢察機關外,更有多所大專院校、心理師與醫療團體、婦幼保護單位及多個公益組織代表到場參與,顯示跨領域對犯罪被害人保護議題的高度關注與凝聚力。
▲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張斗輝董事長,主持「社會重大矚目案件-犯保即時關懷服務建構」引言 。(圖/記者黃宥寧翻攝)
透過兩日緊湊且深度的交流討論,與會各界不僅分享實務經驗,更形塑出面對新法挑戰與落實之共同藍圖,爲下一階段制度優化、服務整合與社會支持注入新動能。主辦單位表示,未來也將持續以研討會爲平臺,強化政策對話、推動實務創新,攜手打造一個更安全、更有溫度的社會環境,讓每一位犯罪被害人及其家屬,都能在最需要的時刻獲得即時、全面的支持與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