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罷免拉警報!藍急推民生法案戰略曝 對失控不分區最嚴祭停權
▲國民黨新會期召開多場民生法案記者會,甩大罷免泥淖回防立法院。(圖/記者鄭佩玟攝)
記者鄭佩玟/臺北報導
中選會已完成部分罷免案一階查對結果,經審議後有19件立委罷免案進入二階連署,據悉,9件未達提議門檻的皆是綠委。國民黨面臨大罷免處境如「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因此本會期全面改弦易轍,除鎖定民生法案爭取中間選民支持外,黨主席朱立倫也提醒不分區藍委「別鬧事」。黨務人士指出,若不分區藍委執着追求個人聲量,不顧黨形象,黨中央最重將處於停權。簡言之,國民黨雙管齊下,就是不讓各種過於爭議性言論與行爲,再爲大罷免增添柴火。
眼看民間團體在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一聲令下,如火如荼在春節期間展開罷免連署,藍營當時似仍心存觀望,殊不知罷團是有計劃有目標的按表操課,因此朱立倫新會期喊出「民生法案優先」,爲藍營面對大罷免潮定調。藍營人士指出,對國民黨而言,本會期至關重要,這個時間也是罷團衝刺第二階連署的重要時間節點,藍委要思考如何突破劣勢,拼民生法案爭取民意,所以國民黨這會期高舉民生大旗,除推出核電延役、AI法案、長照保險法,近來也拋出「還勞工七天假」、「還稅於民」等主張,智庫一連數週也舉辦民調記者會,向外界證明國民黨力推的民生法案具有民意基礎,更強化了法案的正當性、增加政策好感度,也能累積更多的問政紅利與口碑。
藍委認爲,縱使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將本會期視爲「罷免會期」,但國民黨不應讓立院因陷入政治惡鬥而空轉,這樣反而對不起選民,更要避免在罷免議題上陷入無盡口水戰,否則就是中了綠營的計,而在野立委監督執政是天職,但除了國會的壕溝戰外,站在國政的高度,在野黨也應提出與國計民生有關的法案,回到民衆最關心的民生經濟議題,主動設定戰場、主導議題。
該藍委強調,一旦大罷免進入肉搏戰時,藍綠支持者一定是各自歸隊,國民黨在野多年,所謂的基本盤已逐年萎縮中,藍營唯有靠民生法案緩和大罷免的衝突氛圍,才更能凸顯民進黨當家鬧事的荒謬,進而吸引中間選民的認同與支持。該人士透露,委員們或多或少都有收到選民反饋,認爲國民黨不能陪民進黨「搞罷免癱瘓國政」,一般人不會什麼事情都連結到政治,罷免在中間選民裡的討論冷清,黨中央與國民黨立院黨團一致共識新會期是民生法案會期。
除力推民生經濟法案外,國民黨團也有意識的降低爭議法案的提出。原將「停砍公教年金案」列優先法案,但有藍委擔憂刺激罷免選情,盼黨團處理要謹慎。國民黨人士指出,目前針對各類法案都在集思廣益中,像是上會期三讀的調高警消所得替代率上限的「警察人員人事條例」暫緩公告,停砍軍公教年金這部分也會再找民衆黨團溝通討論,因此也未列入本會期13項優先法案中。
因沒有選舉壓力,發言、提案時不時爆衝的不分區藍委也是黨內未爆彈,爲確保黨團結一心,朱立倫日前於黨團閉門會議中撂重話,區域立委壓力都很大,要某些不分區「別鬧事」,讓綠營有機會見縫插針,黨務人士表示,國民黨大幅降低爭議性法案比例,就是要在大罷免這段期間,減少讓外界加油添醋的機會,在力推民生法案的角度黨內已有高度共識,接着就是「人」的部分,以不分區立委翁曉玲爲例,兩會期中成爲「自走砲」,從嗆「我就是比你大」開始,再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刪除退將赴陸參與慶典或活動時禮儀行爲的處罰,甚至又要再修選罷法禁罷免連署偷跑,頻與綠營交戰累積不小仇恨值,所以朱立倫纔會要求不分區不可有個人英雄主義,而損及黨形象。
黨務人士直言,不分區立委是黨賦予的提名與責任,不具直接的民意基礎,別幫了「倒忙」而不自知,若一味追求個人聲量,黨不會坐視不管,倘經過提醒仍重蹈覆轍,黨中央將討論懲處問題,最重甚至可以停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