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飆風戰機遭中國殲10擊落 外媒分析致命傷:印度情報重大疏失

▲印度所擁有的法制飆風戰機,傳出今年5月空戰時遭到巴基斯坦擊落。(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印度與巴基斯坦軍於今年5月爆發大規模空戰,巴方出動中國製殲-10C戰機成功擊落一架印度法制飆風(Rafale)戰機,引發全球軍事界關注。外媒披露,擊落主因並非西方軍備不敵中國裝備,而是印度情報錯誤評估中國製霹靂-15(PL-15)飛彈的射程,導致飛官誤判形勢,陷入伏擊。

根據《路透社》,事件起因於印度控制喀什米爾4月底發生的一起恐攻,造成26名平民死亡。印度隨後於5月7日凌晨對巴基斯坦發動空襲,雙方爆發激烈空戰。軍事專家估計,雙方約動用110架戰機,爲數十年來全球最大規模的空中戰役之一。

雖然新德里當局未承認飆風戰機遭巴基斯坦擊落,但美國官員、法國空軍司令與達梭航空高層證實,印度確實損失一架飆風戰機與其他機型。這導致印尼傳出考慮改買中國殲-10戰機,衝擊法國軍售。

報導指出,印度空軍誤以爲霹靂-15飛彈射程僅150公里,實際上巴基斯坦從超過200公里外發射擊落飆風戰機,甚至可能更遠,成爲史上最遠空對空擊殺紀錄之一。印度情報失誤讓飛官錯判戰場距離,誤以爲尚未進入危險的射程區域。

巴基斯坦官員坦言這場擊落是「伏擊」,並透露同時發動電子戰,干擾印度戰機系統與飛行員判斷能力。雖然印度方面否認系統全面癱瘓,但承認部分蘇愷戰機受到影響,目前已着手升級系統。

報導更揭露巴基斯坦軍整合空、陸、太空偵測系統,建立「狙殺鏈(Kill Chain)」,藉由自主研發的Data Link 17資料鏈,將殲-10與中國軍備、瑞典偵察機連線,達成多域作戰。此舉讓殲-10能夠關閉自身雷達,從遠距離偵察機接收目標資訊,潛行接近敵方。

對此,英國前皇家空軍中將巴格韋爾(Greg Bagwell)分析,這場空戰未必證明中國或西方空軍的裝備哪一方更具優勢,但「掌握並運用正確資訊」成爲決定勝負的關鍵。他強調,「誰能擁有最好的狀態意識(situational awarenes),誰就掌握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