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羅浮宮竊賊「遺留DNA」!有望成破案關鍵 不排除有內鬼
▲ 羅浮宮發生竊案後閉館多天,22日重新開放,但阿波羅展廳仍維持關閉。(圖/路透)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羅浮宮世紀劫案有望出現首次重大突破,法國警方向美媒ABC透露,在竊賊倉皇逃逸時遺留的安全帽和手套上發現DNA痕跡,調查人員正積極分析比對,盼能鎖定主嫌。
羅浮宮館長德卡爾(Laurence des Cars)22日出席國會聽證會,接受文化委員會長達2小時質詢,坦承這起竊案是「可怕的失敗」,「對我們造成巨大傷害」。她案發當天便向文化部長遞交辭呈,但被拒絕。
檢察官貝庫歐(Laure Beccuau)21日證實,這些珠寶價值約8800萬歐元(約新臺幣31億3200萬元),稱這個數字「非常驚人」,但強調其歷史價值遠高於經濟損失。
調查顯示,4名竊賊駕駛工程車輛僞裝維修人員,在羅浮宮外停留近2小時後,利用貨梯破窗闖入阿波羅展廳,成功偷走8件皇室珠寶,整個犯案過程僅7分鐘。
德卡爾指出,館內所有警報系統都正常運作,但外圍安全監控存在致命漏洞,「羅浮宮的弱點在於周邊安全,這是長期存在的問題,當然是因投資不足導致。」且阿波羅展廳外唯一的監視器竟朝向西方,完全沒有拍攝到竊賊闖入過程。
而展示櫃的防護玻璃雖被撞出裂縫,但未完全破碎,竊賊只能將手伸進縫隙取走珠寶。尤吉尼皇后(Empress Eugenie)的鑽石后冠在竊賊試圖拿取時嚴重受損,被發現掉落在博物館外地面上。這頂后冠由黃金和超過1300顆鑽石製成,德卡爾稱修復困難但仍有可能。
文化部長達蒂(Rachida Dati)向ABC指出,竊賊直接鎖定兩個特定展示櫃,「他們很清楚目標在哪裡,看起來很有條理且專業」,目前蒐集到的證據指向有組織犯罪,但仍未排除有內鬼作案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