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宮《蒙娜麗莎》百年前也曾遭竊! 竊賊高喊「爲祖國而偷」

▲文森佐佩魯賈(左)1911年偷走《蒙娜麗莎》,震驚全球。(翻攝X@TommiPedruzzi、X@stats_feed)

圖文/鏡週刊

巴黎羅浮宮於當地時間19日上午發生竊案,4名蒙面竊賊喬裝工人,利用迷你電鋸,在短短7分鐘內從阿波羅畫廊竊走8件拿破崙時代珍寶,其中包括瑪麗路易絲的祖母綠項鍊與皇后尤金妮的皇冠,警方正全力追捕。這起竊案震驚全球,也讓人回想起羅浮宮歷史上的竊案,其中,1911年的《蒙娜麗莎》失竊案最爲轟動。

回顧《蒙娜麗莎》失竊案,1911年8月21日星期一,羅浮宮的卡雷畫廊(Salon Carré)迎來不尋常的清晨。義大利籍油漆工文森佐佩魯賈(Vincenzo Peruggia)身穿白色工作服,混入工作人員中,悄悄潛入博物館。他曾參與畫框安裝工程,熟悉館內動線。

《蒙娜麗莎》是達文西於1503年至1506年間創作木板油畫,僅77×53公分,重量很輕。佩魯賈潛入羅浮宮後,輕輕鬆鬆就拆下畫框,將畫藏於外套下,從側門樓梯離開。據記載,他一度被鎖門困住,卻成功拆下門把,也有傳說他是獲警衛誤協助,最終逃脫。

▲1911年《蒙娜麗莎》遭竊後,羅浮宮展廳留下空蕩的牆面,只剩畫框掛釘,震驚全法。(翻攝X@historia_org_pl)

隔天,法國畫家路易貝魯(Louis Béroud)發現牆上只剩空框,羅浮宮才瞬間警鈴大響、緊急關閉一週,失竊消息震驚全法乃至全球。當時,美國《紐約時報》以頭版標題〈60名偵探追查失竊的蒙娜麗莎,引起法國公憤〉報導,稱此案爲「國恥」。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形容現場「空蕩牆面令人心碎」,更刊登諷刺警方無能的漫畫。

一開始,警方調查混亂,甚至誤將法國詩人阿波利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與畫家畢卡索(Pablo Picasso)列爲嫌疑人,因兩人捲入1907年羅浮宮雕像竊案。儘管全法邊境、火車與船隻都被嚴查,懸賞金高達2萬5,000法郎(約今日的100萬美元、新臺幣3,056萬元),卻毫無進展。

▲佩魯賈竊走《蒙娜麗莎》,後在佛羅倫斯落網。他辯稱偷畫是出於「愛國心」,希望讓名畫「回到義大利」。(翻攝X@100YearsAgoLive)

就這樣,佩魯賈將畫作藏在巴黎公寓的木箱底,潛伏兩年都沒未被發現,一直到1913年11月,他試圖在佛羅倫斯出售畫作,聯繫藝術品商人阿爾弗雷多傑裡(Alfredo Geri)。之後,傑裡與烏菲茲美術館館長喬凡尼波吉(Giovanni Poggi)設局,確認畫作真僞後報警。

同年12月10日,佩魯賈在飯店被捕,《蒙娜麗莎》完好無損。1914年1月4日,畫作重返羅浮宮,受到民衆歡迎,如英雄凱旋歸來那樣。

▲1913年,烏菲茲美術館的博物館館長喬凡尼波吉(右)正在檢查《蒙娜麗莎》真僞。(翻攝Wikipedia)

▲1913年12月,《蒙娜麗莎》在義大利被尋回後,運抵巴黎羅浮宮,場面轟動。(翻攝X@100YearsAgoLive)

之後佩魯賈在佛羅倫斯受審,他在法庭稱,偷畫是出於「愛國之心」,他說:「我只想將《蒙娜麗莎》歸還義大利,這是爲了祖國的榮耀,不是爲了錢!我相信它在拿破崙時代被掠奪。」他否認有同夥,強調:「這是我的個人行動,爲讓義大利重獲文化遺產!」甚至表示:「我寧願爲義大利坐牢,也不願看到這幅畫在法國腐朽。」

一番言論引起義大利民衆共鳴,支持者在法庭外高呼他的名字。最終,法院因佩魯賈的愛國情操,判處他1年又15天監禁,實際服刑7個月。

這起竊案之所以重要,是因爲它讓《蒙娜麗莎》從知名畫作,一躍成爲全球流行文化符號,媒體更塑造《蒙娜麗莎》「神秘微笑」的傳奇形象。

▲《蒙娜麗莎》如今成爲羅浮宮鎮館之寶,在防彈玻璃後展出,還有護欄與羣衆保持距離。(翻攝X@infotactmedia)

事實上,除了《蒙娜麗莎》竊案,羅浮宮還有幾樁著名的竊案,包含1907年兩尊伊比利亞半身像被盜,還牽連到畢卡索,凸顯早年的維安漏洞。1976年,查理十世的鑲鑽佩劍遭盜竊破窗盜偷走,至今尚未尋回。1990年,雷諾瓦的《坐姿女子肖像》(Portrait of a Seated Woman)遭人從畫框切割後竊走,也是至今下落不明。

1998年,柯羅的《塞弗爾之路》(La route de Sèvres)從牆上直接被移除,促使羅浮宮進行大規模的維安升級。如今,2025年10月19日的珠寶竊案再度讓羅浮宮躍上全球新聞版面。

更多鏡週刊報導羅浮宮竊案監視畫面曝光!竊賊光天化日「鋸開展示櫃」偷走8件珍寶 皇后后冠奇蹟尋回安德魯王子頭銜遭拔!威廉擬啓動「王室大清洗」 哈利、梅根剉咧等川普AI影片玩過頭! 戴皇冠開戰機「對抗議民衆潑屎」惹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