髮夾彎 紐西蘭擬撤支持國際深海採礦禁令
紐西蘭新政府近期提出轉向開放採礦。(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紐西蘭資源部長瓊斯(Shane Jones)週三(12日)表示,政府正重新評估對國際深海採礦禁令的立場,考慮撤回支持,他批評環保團體過度渲染危害,並強調經濟成長需求不容忽視,紐西蘭海底資源富含錳、鈷、銅和鎳等用來製造電動車電池的金屬。
據《法國廣播公司》(RFI)12日報導,瓊斯近期提出轉向開放採礦,與前進步主義派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的環保立場相左,在他的領導下,紐西蘭將尋求開發海底資源,包括關鍵礦物、煤礦與含鐵沙石。
前進步派政府於2022年支持禁令,理由是深海採礦可能對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然而,瓊斯認爲,關鍵礦物需求日增,紐西蘭不該放棄這一選項。他強調,企業從海底開採富含電池金屬的多金屬結核(polymetallic nodule),能帶來數十億美元收益。
不過相關產業面臨科學家和環保人士批評,擔憂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但瓊斯強硬批評:「海牀採礦已成爲環保運動試圖拿下的最後一場勝利,所以人們開始拋出最荒謬、最未經驗證的理論。我不會向這些刺耳的聲音讓步。」
部分人擔憂,這可能影響太平洋鄰國對紐西蘭的支持,特別是受氣候變遷威脅的島國。然而,瓊斯不爲所動,批評這些國際論壇上的言論多爲「作秀與裝腔作勢」,紐西蘭不應被意識形態束縛。
太平洋國家對深海採礦立場不一,諾魯與東加支持,帛琉、薩摩亞和斐濟則反對。加拿大的金屬公司正與諾魯政府合作,計劃2026年底前啓動採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