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經濟競爭力遭受關稅重創

7月5日,人們在法國巴黎聖母院前遊覽。 新華社記者 高 靜攝

儘管歐美近期圍繞“商品關稅框架”初步達成一致,但“自說自話”式的貿易協議仍無法阻擋美國政府加徵關稅舉措造成的破壞性衝擊。近期法國外貿部門表現持續疲軟,多個關鍵性指標接連報警。面對美關稅掠奪下貿易逆差的持續擴大,法國誓言堅定捍衛自身競爭力。

法國海關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6月,法國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約達77億歐元,其中進口額增加4億歐元,達576億歐元;出口額增加3億歐元,達499億歐元。2025年上半年,法國累計貿易逆差爲430億歐元,與2024年下半年規模相比,擴大了約44億歐元。同時,法國2025年二季度貿易逆差爲229億歐元,與一季度相比擴大了約28億歐元。儘管法國海關指出,尚無法明確美方相關關稅對法國出口造成的具體影響,但出口領域乏力與對美出口表現等多項子數據,均顯示出美國的關稅威脅正逐步侵蝕法國外貿領域優勢,持續衝擊法國傳統貿易競爭力。

法國經濟學界認爲,當前,法國外貿部門呈現出的整體疲軟態勢,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施加的密集且持續的關稅威脅密切相關。儘管歐美已就雙方貿易問題達成初步框架協議,避免了高烈度的關稅戰,暫時穩定了市場預期,但其所遺留的不確定性則像“定時炸彈”,將使歐洲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疲於排雷”的狀態,而暗含的諸多隱患與妥協,則將成爲歐洲貿易領域的“慢性毒藥”,不斷侵蝕歐洲優勢產業的競爭力,並最終使相關產業淪爲“美國優先”與“產業霸權”的附庸。

這份歐美“自說自話”的框架協議也再次充分暴露出雙方在多個核心議題上的結構性分歧:在關稅豁免領域,美方解讀15%的關稅將普遍適用於歐洲商品,而豁免僅面向航空及部分醫療設備。但歐方則認爲豁免範圍將涵蓋部分重點行業,如半導體、光學器件、製藥等行業。對此,法國負責對外貿易的國務部長維羅妮克·盧瓦吉指出,“我們要爭取的不僅是航空領域的豁免,也包括健康等相關產業,如醫藥、化工、食品加工等,我們必須繼續在歐盟層面發力,推動歐盟在談判中發出自己的聲音,逐個行業爭取例外”。

在農業和食品行業領域,包括葡萄酒、奶酪等法國優勢出口產品均被排除在豁免清單之外,且美方要求簡化歐盟在肉類、奶製品等方面的衛生認證,這將對法國乃至歐洲整體食品安全體系造成影響。據統計,法國相關行業每年向美銷售約3.5億歐元乳製品。法國農業部長熱納瓦爾指出,“如果葡萄酒和烈酒出口最終未獲豁免,相關行業將面臨8億歐元的額外關稅衝擊”。法食品出口商擔心額外的進口稅將壓低其產品價格,並使本就因通脹而面臨拮据難題的美國消費者更加無力承擔,進而對法國出口造成影響。法國葡萄酒與烈酒出口協會主席雅尼克·菲亞利普表示,在美元疲軟背景下,相關關稅將持續增加法對美出口壓力,並對法競爭力造成衝擊。

在數字服務和科技領域,美方宣稱歐方已承諾免除對美企徵收相關稅費,但歐盟僅表態“將另行協調”。法國則將該領域視爲對美施壓的關鍵領域,推動歐盟針對美在線服務巨頭徵收數字稅。對此,法國歐洲事務部長本傑明·哈達德曾表示,“如果歐方希望在保持對美壓力上走得更遠,數字服務和知識產權等領域將成爲選項”。

在軍購與能源領域,美方曾明確指出,“歐洲將在2026年前大量採購美國裝備”,但歐方則認爲“軍事採購從未作爲正式議題”。法國總統馬克龍還曾強調,“能源和武器採購方面的承諾並不屬於歐委會的職權範圍,而是需要由各國政府自行決定”。同時,法國還持續推動歐盟對美能源產品施壓,並尋求在製藥等多領域豁免,充分保護本土核能與製藥領域就業。對此,法國能源部批評歐方做法是“用納稅人的錢爲美國化石能源買單”,呼籲要進一步強化“戰略自主”,避免過度依賴美國能源。

此外,歐美間在鋼鋁配額、行業認定等諸多其他領域存在模糊不明、各執己見、各說各話等情況,令外界費解、令行業擔憂、令歐內各方不滿。

面對歐方在與美談判中的諸多妥協,法國政府明確表達出不滿立場,並誓言以“戰略自主”維護自身競爭力。馬克龍表示,“歐盟在與美貿易談判中不夠‘令人生畏’,法國將在後續談判中繼續展現‘堅定和高標準’立場,推動對美貿易再平衡”。法國負責對外貿易和海外法國人事務的部長級代表洛朗·聖—馬丁強調,“美國關稅衝擊將造成‘雙輸’局面,將使美國消費者成爲第一批受害者,並對美國出口造成衝擊,進而加劇全球增長疲軟態勢。歐美貿易不應僅聚焦在貨物領域,還應將美在服務貿易領域的巨大順差納入討論,法國沒有理由迴避該領域的結構性失衡”。對此,有法國經濟學家分析認爲,法國政府在歐美貿易協調方面展現的強硬立場是馬克龍長期秉持推動歐洲“戰略自主”理念在貿易領域的具體延伸,將有助於維護歐洲核心利益,重塑優勢產業競爭力。

專家認爲,未來仍需在以下領域強化協調:在策略上,持續秉持“集體團結”原則,強化歐委會協調對接職能,避免單邊行動,並推動歐盟使用“反脅迫工具”應對美方持續威脅,堅定維護歐洲利益。在政策上,通過定向性補貼與本土投資拉穩本國產業基本盤,積極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場,維護法國優勢產品市場份額。另外,進一步強化在創新與綠色發展等優勢領域投資,提升高科技出口佔比,並強化在知識產權等領域的法規建設,多措並舉應對美方關稅衝擊。(作者:李鴻濤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