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news 精選/「義大利製造」 時尚職人工藝面臨雙重威脅 產業焦慮

「義大利製造」(Made in Italy)的危機正悄悄逼近。路透

義大利製造商是全球時尚產業的巨擘,長久以來以其獨立設計品牌、手工製品和在地取材聞名,生產全球最頂級的服飾,但一場危機正悄悄逼近「義大利製造」(Made in Italy):從缺乏年輕學徒到人工智慧(AI)等趨勢,都正威脅義大利時尚的超凡實力。

義大利時尚的核心在於手工與職人工藝,常需要一段漫長且艱辛的培訓期。隨着年輕人愈來愈不願意投入費時的學徒訓練來學習這些手藝,產義的擔憂日益加劇。

那不勒斯時尚的代表就是手工訂製西裝,市中心的街道林立着諸多獨立且歷史悠久的店面,裡面的裁縫大師將精湛技藝傳授給年輕學徒,但這些工坊近年卻難以找到下一代的工作人力。

由於快時尚或大規模生產的科技,提供了許多更快速、更能立即帶來刺激感的入門管道,年輕人愈來愈不願投入好幾年專門學習這門裁縫藝術。

朱塞佩·艾托裡尼(Giuseppe Attolini)和馬西米利亞諾·艾托裡尼(Massimiliano Attolini)兩兄弟曾爲國家元首、演員和企業家治裝,在他們的工坊,一件西裝外套需要手工縫製25小時,一套完整的西裝則要33小時。

朱塞佩最近向義大利媒體表示:「不是隻有我們難以找到勞工:這是廣泛的系統性問題」,「這份工作吸引不了現在的年輕人,他們看不到任何前景,也沒有人給他們前景,他們正在尋找輕鬆賺錢和短暫的職涯路徑」。

從托斯卡尼的皮革工廠到皮埃蒙特的羊毛編織廠都遭遇相同困境。義大利手工藝產業協會(Confartigianato Imprese)的數據顯示,今年第2季共1,035家服裝和皮革公司歇業,部分原因是人力流失。2025年整體時尚產業的產值預估將降至約800億歐元,分別低於2024年的900億歐元、及2023年的約1,040億歐元。

人力流失困擾義大利時尚

「義大利製造」聲譽卓着的重要原因之一,爲消費者知道(且常能見到)時尚單品背後的設計師。業產專家警告,人工智慧(AI)等科技興起,正削弱義大利時尚的這個關鍵環節。,正如義大利英文數位媒體《紐約之聲報》(La Voce di New York)記者德艾爾科萊(Alessandro D'Ercole)所言,對義大利時尚業而言,「義大利人制造」(Made by Italians)的概念或許比「義大利製造」更關鍵。

佛羅倫斯省時尚產業協會Federmoda主席巴爾杜奇(Simone Balducci)指出,「人類因素」(human factor)一直被低估了,「要做我們這行,至少需要五年學徒期,十年才能培養出一名能確保品質與精確度的合格工人,有時人們以爲技術創新能彌補手工技能和職人智慧,但事實並非如此」。

最近在威尼斯舉行的一場永續時尚論壇上,時尚產業專家分別闡述對重啓「義大利製造」願景,首要訊息是迫切需要徹底改革「義大利製造」的內涵,從更嚴格控管所有生產環節做起,首要之務是供應鏈透明化,以防止大量生產、品質較差的外國產品悄然進入市場,以維持義大利時尚在世界舞臺的領導地位。

義大利工業總會時尚分會(Confindustria Moda)表示,正在開發一個數位平臺,提供企業驗證方法。該機構稱,這將是一個開源系統,所有人能可用來識別「優質企業」。

另一個關鍵發展將是永續性。義大利國家時尚商會(National Chamber of Fashion)正爲企業制定一套共通的永續準則清單,國會也將提案一項法案,推動建立合格驗證和合格企業資料庫。

Confindustria Moda主席史布爾拉蒂(Luca Sburlati)說:「威尼斯正出現清晰且共同的訊息:永續不是成本,而是我們的產業認同,也是『義大利製造』競爭力的真正引擎。」「義大利時尚的未來將會是永續、有競爭力且團結一致的,否則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