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入圍消費者權益報導獎 「掠奪性放貸成災」專題獲肯定

▲融資公司主打快速撥款、免看信用評分,常使得很多債務人越借越多。(示意圖;與本新聞無關/ETtoday攝影團隊)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114年消費者權益報導獎」稍早公佈入圍名單,《東森新媒體ETtoday》製作的「掠奪性放貸成災:新型態債務瘟疫下 被困住的人生」入圍平面及網路(文字)類專題報導獎,各獎項得獎名單將於11月18日頒獎典禮上揭曉。

這篇報導同時也入圍「第二十四屆卓越新聞獎」平面及網路(文字)類【解釋新聞獎】,度肯定《東森新媒體ETtoday》團隊在公共議題深度調查與社會關懷上的專業實力。

▲《東森新媒體ETtoday》入圍114年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圖/生活中心制)

《東森新媒體ETtoday》製作的「掠奪性放貸成災:新型態債務瘟疫下 被困住的人生」,報導起因則是自疫情解封之後,各地出現大大小小的因債務走上絕路的新聞,近一步調查發現,當大家以爲最壞的日子已經過去,另一場無聲蔓延的災難卻悄悄上場,臺灣將迎來另一場隱形危機「後疫情自殺潮」。

(圖/翻攝自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官網;點圖可放大)

《東森新媒體 ETtoday》深入追蹤融資市場亂象,接觸多位債務受害者後發現,那些看似彼此獨立的悲劇,多半繫於同一個轉折點:疫情。這場以「掠奪性融資」引爆的新型債務風暴,雖不如病毒直接奪命,卻在帳單、契約與壓力中,一步步將曾努力撐起家庭與生活的人逼入絕境。它不只是經濟問題,更是這場公衛災難真正的延長賽。